变身后的玻璃硅珠。(受访单位供图)
等待处理的废旧玻璃。(受访单位供图)
近日,在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的知美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内,一条完整的玻璃硅珠生产线正将废旧电子屏、家电玻璃等“城市矿产”转化为高附加值新材料。破碎、研磨、煅烧、筛分,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循环经济与智能制造的创新智慧。
走进生产车间,只见铲车先将废旧玻璃原材料送入料仓。经过锤式破碎机的“铁拳”捶打,大块玻璃被分解成指甲盖大小的颗粒。强磁金属吸附器则像敏锐的哨兵,将金属杂质吸附并拦截在生产线之外。
紧接着,直径5毫米的玻璃颗粒进入进口的雷蒙磨粉机。在3500转/分钟的强力碾压下,玻璃颗粒经历一场从“碎石”到“雪粉”的形态革命。立式辊磨的陶瓷磨盘如同精密的雕刻刀,将物料研磨至头发丝粗细的超细粉体。
这些玻璃粉,按照一定比例,和黏土、色料、水配比之后,双轴搅拌机的螺旋叶片将它们搅拌成色泽均匀的“面团”,再经辊压造粒机压制成2至3毫米的生粒,这些灰扑扑的小颗粒已初具新生雏形。
全长60米的温控窑炉,是整条生产线的“心脏”。玻璃粉再造的生粒进入窑炉后,缓缓穿越300℃到1200℃的多个温区,历时两个小时的高温煅烧后,脱变成高硬度、高密度的半成品状态。
冷却出炉的颗粒还要经过破碎和层层筛选,去除灰尘和杂质,只留下干净、饱满、符合国标的颗粒型新材料。这些颗粒将成为城市路面建设的“细胞”——玻璃硅珠。
玻璃硅珠是一种无污染无气味的绿色环保新型材料,具有防滑耐磨、环保耐腐、吸水率低、色泽鲜艳、高档美观、不易褪色、坚硬牢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飞机场、火车站、地铁、公交车站、停车场、公园、广场、学校等路面铺设及标识。
蕲河边的彩虹跑道就采用了玻璃硅珠,不仅美观,还防滑,兼顾功能性与环保性,成为居民休闲锻炼的热门场所。
“知美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是中部地区唯一一家陶瓷颗粒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回乡创业的“80后”总监刘欣说,“我们正在扩建二期厂房,将新增两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预计明年完工。”全部建成后,日产量可达240吨,按每吨售价1800元计算,年产值可过亿元。
(选自湖北日报客户端蕲春频道 作者 朱成源 张聪 刘佳玲)
编辑:张高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