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标争先”之姿凝聚发展合力

2025-07-03 11:37  

今年初以来,蕲春县积极开展“对标争先”行动,以“找准标杆明方向、多维对标促提升、成果转化求实效”为主线,持续深化“对标+实干”双轮驱动,推动干部在思想碰撞中开阔视野、在比学赶超中提升能力、在实干笃行中争先进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锚定“为何对标”,在思想破冰中树牢争先意识

破区域局限,立全局视野。主动跳出“山区县”思维定式,聚焦“湖北大健康引领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发展定位,制定《蕲春县加快建成支点“3+8+9”工作方案》。通过开展“支点建设书记谈”专题访谈,组织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公开晾晒对标思路,倒逼领导干部从“县域思维”向“全局视野”转变。

破路径依赖,立创新导向。针对传统产业转型慢、新兴产业谋划不足等问题,对标学习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通过“带着课题考察、带着方案研讨、带着成果转化”三步工作法,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开展“靶向调研”3次,形成《大健康产业延链补链路径》《园区市场化运营模式》等3份调研报告,为蕲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南。

破单兵作战,立协同思维。召开党外干部、民营企业家、返乡蕲商等专题座谈会6场次,收集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建议33条、投资信息45条,推动66个返乡创业项目落地。建立“政企面对面”常态化沟通机制,协调解决19家企业用工、融资等问题27个,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各界参与”的攻坚格局。

明确“怎么对标”,在精准施策中构建落实机制

分层对标定标杆。建立“县级统筹、部门主责、干部参与”立体化对标架构,组织23个县直重点部门围绕项目谋划等18个专题,分类制订“一对一”对标学习方案。指导县招商中心比照杭州“产业链招商图谱”,绘制蕲春大健康产业招商地图,实现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通过开展“青蓝结对·对标争先”行动,选派16名年轻干部到省、市部门和先进地区跟班学习,推动干部在实战中提升能力。

多维赋能强本领。依托“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开展战略规划专题培训,覆盖科级干部800余人次,提升干部“政策解码—产业谋划—项目包装”全链条技能。开设“干部实训营”,聚焦蕲艾深加工、中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大比武”,培育一支懂产业、会招商、善服务的“复合型”干部队伍。建立项目对标管理系统,对72个重点在谈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进度可视化监测”,一季度推动66条投资信息转化为签约项目。

闭环管理抓落实。形成一套考核体系,将对标争先成效纳入“一人一档”纪实管理,设置“标杆赶超度”“成果转化率”等量化指标,对先进单位优先保障要素资源。建立一份“对标差距清单”,动态梳理产业配套不足等问题12项,实行“挂号销号”管理,推动工业项目落地周期压缩。组建一个监督专班,对对标行动中的形式主义、敷衍塞责等问题开展专项督查2次,倒逼各地各单位真对标、真整改、真提升。

检验“对标成效”,在成果转化中彰显发展实效

干部能力实现“跃升”。通过开展“四为”问题专项整治,先后为3名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放开手脚、敢闯敢拼。实施“红色引擎”工程,通过实战练兵,蕲艾产业成功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蕲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干部战略谋划、项目攻坚、服务企业等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产业发展实现“突破”。建成蕲艾产业发展示范园等标志性项目,推动蕲春蕲艾大健康产业集群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63.91亿元,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精准服务上链企业供需对接,推动7S蕲艾数字产地仓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蕲艾品牌价值达142.58亿元,位列全国第21位,实现十连增。

发展生态实现“优化”。做深做实“一局变三局”,40家涉企服务部门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一窗通办”。创新建立县级领导“九联”工作制,实现市场主体满意度始终保持省市前列。截至4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3%,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一季度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位居全市第一。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张步高 梅文润

编辑:徐宽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502/cf625e8094e5a5d0a71bcae20789088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