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黄州区家庭教育指导师专项培训在维也纳国际酒店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由黄州区教育局主办、区心港家庭教育服务中心承办,吸引了全区 150 余名中小学及幼儿园骨干教师、家庭教育负责人参与,旨在打造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开班仪式:多方联动共启育人新篇
开班仪式由区教育局一级主任科员、局关工委主任段建元主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立志,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振林等出席。
刘立志代表市教育局对黄州区的先行先试给予肯定,他提到,黄州区率先建立家庭教育师资库、制定三年行动方案,为全市树立了标杆。他强调,家庭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本次培训设置的 “青少年心理辅导”“家校沟通技巧” 等课程,精准回应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痛点问题,希望学员以培训为契机,成为破解教育难题的 “排头兵”。
陈振林在开班致辞中指出,家庭教育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黄州区教育局以《2025-2027 年家长学校建设行动方案》为指引,精心设计培训体系。该体系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涵盖教师心理健康、积极沟通能力、青少年心理辅导等七大模块,邀请到南京大学科技园全人素质教育研究所教育督导、首席讲师郭瑞立等专家授课。郭瑞立拥有 26 年家庭教育研究经验,在全国开展家长讲座 3000 余场,出版专业著作 52 部,其领衔的师资团队为培训提供了专业保障。
段建元在主持中强调,本次培训是落实国家“家校社协同育人” 战略的关键举措,将通过“3 天线下集中 + 8 天线上研修 + 持续复训 + 传帮带计划” 的全周期培养模式,助力教师成为家校教育的 “行家里手”。
培训体系:理论实践双轨并行
本次培训采用“四阶段递进式”培养模式,实现从理论输入到实践输出的闭环。线下 3 天课程聚焦 “全生命周期家庭教育指导”,郭瑞立导师将系统讲解从婴儿到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特点、心理需求及教育方法,涵盖 “孩子问题的根源”“父母有效教育方法”“多元智能开发” 等核心内容。例如,7 月 2 日的课程将深入剖析婴儿阶段的教育策略,7 月 3 日聚焦青春期卡点破解,7 月 4 日则重点讲解 “孩子偏差行为的目的与引导方法”。
线上 8 天课程将依托专业平台开展 “案例研讨 + 工具实操”,学员可通过视频课、直播答疑、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化对 “象征性积分制”“正面标签法” 等实用工具的掌握。后续的传帮带计划将安排资深导师与学员 “一对一结对”,通过跟岗实践、个案督导等方式,确保培训成果转化为实际育人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培训严格考核机制,学员需通过理论笔试与实操考核,方可获得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认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缺课率超过 8 学时或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颁发证书,此举旨在保证培训的专业性与严肃性。
多方聚力:共筑家庭教育生态
为保障培训实效,黄州区教育局成立临时班委会,由局妇委会主任杨玲担任班主任,明确 “严格考勤、禁止录音录像、保护知识产权” 等学员守则。同时建立 “教育局 — 学校 — 家庭 — 社区” 四位一体的支持网络,后续将组织学员深入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遇到家长咨询教育难题,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参与培训的李老师表示,课程中“青春期孩子行为目的分析”“父母情绪管理” 等模块,正是她在工作中急需提升的能力。不少学员也反映,培训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性,尤其是郭瑞立导师的 “3000 场讲座经验” 将为一线教育工作提供直接借鉴。
据了解,黄州区下一步将以本次培训为起点,打造“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启动 “家校共育示范校” 创建活动,力争在 3 年内实现全区家长学校建设全覆盖,为黄冈市家庭教育工作提供 “黄州样板”。
随着开班仪式的落幕,150 余名学员正式开启为期 3 天的集中学习。这场盛夏时节的育人“充电”行动,不仅是黄州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标志着家庭教育从 “经验育人” 向 “科学育人” 的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为万千家庭的幸福成长注入专业动能。
通讯员 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