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服务推动“支点建设”七大行动之产业提质倍增行动

2025-07-08 10:1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倍增战略,努力构建以两个千亿级支柱产业为骨干,三个五百亿级优势产业为引领,十二个百亿级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工业规模达到3千亿级,到2030年工业规模达到4千亿级。

一、实施产业能级跃升行动

巩固提升支柱产业

巩固提升2个千亿级支柱产业。到2027年,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产业产值均突破800亿元。

优化升级优势产业

优化升级3个五百亿级优势产业。到2027年,现代化工、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产值分别达到400亿元、300亿元、200亿元。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培育壮大绿色石材、钢结构、中医药、纺织服装、绿色智能船舶、食品饮料、磷氟化工、汽车零部件、泛家居、新能源、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12个特色产业,到2027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培育县域百亿产业集群10个。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前瞻布局2个抢占先机的未来产业,坚持未来技术产业化落地和现有产业未来化跃升相结合,推进航空航天、无人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形成产业规模。

二、实施链群协同提质行动

壮大企业雁阵

力争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650家。

深化强链补链延链

实施“链长”挂帅,统筹产业链、政策链、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等“五链”融合。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重点支持麻城石材产值进军500亿元,食品饮料、汽车零部件、磷氟化工、钙基新材料、泛家居、纺织服装产值突破200亿元;绿色智能船舶、钢结构、中医药加工产值冲刺100亿元。

三、实施科产融合领航行动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

围绕“2+2”主导产业,每年产出5项以上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解决15项以上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20项以上创新产品。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扎实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扩面攻坚,积极为重点企业选派“科技副总”。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

做强产业创新平台

到2027年,全市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200家。

更大力度推进技改

每年实施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力争到2027年,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省级绿色工厂50家,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四、实施实数融合赋能行动

推动数字底座建设

深化“双千兆城市”建设,加强园区5G网络覆盖深度,推进工业领域5G专网规模化应用。力争到2027年,5G基站数达到11000座。

加快数字产业壮大

加强与武汉等周边城市产业配套,做大数字核心产业规模。加快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强化软件服务供给能力。

促进企业智改数转

力争到2027年,全市数字化改造企业300家,新建智能工厂50家、无人工厂5家、数字孪生工厂5家。

五、实施区域产业协作行动

注重区域协同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聚焦“2312”产业集群,推进县域间协同发展。

主动参与外循环

深度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企业出口,争取海外订单,推进港产园城融合发展。

六、实施产业生态优化行动

加强“三专”建设

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专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专业配套。

加强供应链赋能

主动融入省级供应链平台,建强本地特色供应链,整合产业上下游、产供销各环节。

推进精准招商

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600个以上、招商到位资金800亿元以上,其中“2+2”主导产业项目占比80%。

七、实施现代服务扩容行动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大力推进好山好水好文化好区位好物产创造性转化拓展,推动“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跨界融合。到2027年,全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50亿元。

推动现代物流发展

依托花湖机场等交通枢纽,完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黄州空港、麻城陆港、武穴水港。到2027年,全市现代物流规模达到160亿元。

编辑 | 陈爱武  初审 | 周红柳  终审 | 商中胜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7/6c7a222178d1dc39d3434be10b46792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