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蕲春,山峦叠翠,溪水潺潺。在蕲春县青石镇蕉藤树村的蕲艾种植基地里,郭志强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正弓着身子仔细查看艾苗的生长情况。粗糙的手掌轻轻拂过嫩绿的艾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专注的脸庞上,映出他眼中对这片土地满满的热忱。
从皮鞋匠人到返乡创客,从追逐个人梦想到肩负家乡情怀,郭志强用16年的时光,书写了一段从“走出大山”到“反哺大山”的动人故事。
16岁走出大山当工人,28岁成为鞋厂厂长
1985年,郭志强出生在青石镇合盘冲村一个贫寒的农家。记忆中,土坯房的墙根下常年堆着父母起早贪黑从山上采来的中药材,灶台旁的竹篓里总是躺着几双补丁摞补丁的布鞋。“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双新布鞋,不用再穿着露脚趾的鞋子上山放牛。”
初中毕业那年,16岁的他默默揣着母亲连夜烙的玉米饼,第一次走出大山,跟着同乡前往温州,来到了这个以制鞋业闻名的城市。
在温州一家制鞋厂的流水线上,他从最底层的刷胶工做起,每天工作12个小时,手指被胶水泡得发白脱皮。但这个山里娃有的是韧劲儿,别人午休时,他蹲在仓库里研究各种鞋样图纸;下班后,他主动留下来帮老师傅打下手,跟着学习针车技术,随身带着的笔记本上很快画满了各种鞋型的结构示意图和工艺要点;晚上,他还挤出时间,通过专业书籍和线上课程自学,汲取专业理论知识。
他发现车间的皮革裁剪存在不少浪费,便主动向厂长请缨承担技术革新任务。那段时间,他泡在车间里反复试验,带领团队优化裁剪流程和模板设计,最终将皮革损耗率降低了12%,为工厂节省了大量成本。
凭借突出的业务能力,2003年,入职仅2年的郭志强从普通工人晋升为车间主任。此后十年,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吸收着制鞋行业的各类知识,从工艺设计到生产管理,从质量管控到市场销售,每个环节都摸得门儿清。靠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28岁那年,他成长为鞋厂厂长。
把鞋厂“搬”回故乡荒坡
2021年,郭志强带着家人回到老家青石镇过年,却发现记忆中热闹的村落已变得寂静。村口的老槐树下,只有几个老人坐在石凳上晒太阳。“志强啊,你看咱村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地荒了一大半,村里连个像样的青壮年都找不着。”一位大娘拉着他的手感叹道。
在镇政府召开的返乡人才座谈会上,青石镇党委书记杨景涛拿出一组数据:全镇7.1万人口中,外出务工人员达2.8万人,留守老人和儿童占比超过60%。“我们青石镇不缺劳动力,缺的是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杨书记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郭志强心中的一扇门。“我在外面闯了这么多年,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是时候回家做点事了。”
2022年春天,郭志强决定放弃温州稳定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投资5000万元,在家乡青石镇建设捷步鞋业产业园。
创业初期的困难远超想象。厂房选址时,他带着团队踏遍了青石镇的山山水水,最终在蕉藤树村选中了一片荒坡。没有现成的施工图纸,他就蹲在工地上,和工程师一起手绘规划图;没有熟练的技术工人,他就从温州请来十几名技术骨干,在村里办起了免费培训班,手把手教乡亲们制鞋技术。
第一次招聘时,几十位村民挤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52岁的王大姐搓着粗糙的手,小心翼翼地问:“郭厂长,我这辈子就只会种地,能学会做鞋吗?”郭志强笑着握住她的手说:“大姐放心,只要肯学,我保证让大家都能穿上自己亲手做的好鞋子。”
2023年春节刚过,捷步鞋业一期厂房正式投产。当第一双成型的保暖鞋从生产线上下来时,郭志强眼眶有些湿润,仿佛看到了父亲在田间劳作的身影。这一年,公司产值突破3000万元,纳税超过100万元,300多位乡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让“金鞋子”带着艾香走向远方
2024年初春,郭志强在陪母亲去镇上看病时,看到药店门口摆满了晾晒的蕲艾。作为“蕲春四宝”之一,蕲艾具有祛湿散寒的功效,是当地的特色药材,可乡亲们大多只能靠卖原材料赚钱,产品附加值极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诞生:能不能把蕲艾融入鞋类产品,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养生鞋?
说干就干!他立刻带着技术团队跑遍了全县的蕲艾种植基地,详细了解蕲艾的特性和加工工艺。同时,他联系上华中农业大学的专家,共同研发蕲艾草本鞋垫和蕲艾抗菌鞋面。为了测试产品效果,他穿着样品鞋走了半个月,每天记录脚部的感受,从透气性、舒适度到艾草香气的持久性,一点点优化改进。
2024年6月,第一批“蕲艾鞋”上市。鞋垫里淡淡的艾草香,鞋底柔软的触感,让“蕲艾鞋”立刻受到市场青睐。一位北京的经销商打来电话兴奋地说:“你们的鞋子刚摆上货架就被抢空了,消费者都说这是‘会养生的鞋子’,穿着脚不臭,走路舒服!”
如今,捷步鞋业已与全镇200多户蕲艾种植户签订了收购协议,统一收购、统一加工,带动每亩艾草增收近1500元。在公司的产品展厅里,整齐地摆放着蕲艾运动鞋、蕲艾养生布鞋、蕲艾儿童鞋等2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更让郭志强骄傲的是,这些带着蕲春印记的鞋子,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让更多人知道了蕲春的好山好水好药材。
在捷步鞋业的办公楼里,挂着一幅特殊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青石镇各个村落的道路、学校和养老院。这是郭志强的“民生账本”:他深入挖掘当地资源潜力,将多处废弃闲置的旧厂房改造为现代化制鞋车间,通过设备升级与技术革新,不仅盘活了长期闲置的集体资产,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稳定就业岗位,帮助留守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每逢传统佳节,郭志强还慷慨捐款,购置米、油、保健品等慰问品,挨家挨户送到老人手中。
站在公司新扩建的厂房前,郭志强望着远处正在修建的蕲艾加工厂,眼中闪烁着光芒。他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乡亲们既能守着绿水青山,又能过上红火日子。”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