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敌人逼近时,刘诚光烈士与战友一起——举着拉了弦的手榴弹冲入敌群

2025-07-14 15:07  

刘诚光原名刘德富,出生在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1年,从县高等小学毕业后,他投身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军四十一师某团宣传队工作。1932年12月,他随红四方面军西征。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整编,刘诚光调任第三十军八十八师政治部青年科长,后任民运科长,并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征抵达陕北后,刘诚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教育;1938年5月,他又从抗大转入延安马列学院深造。同年10月,刘诚光奉命随军开赴平西。

1939年1月,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在平西成立,刘诚光任军政治部干部科科长。9月,冀东成立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时任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的刘诚光兼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到任时,冀东抗日武装损失惨重,斗争陷入低潮,刘诚光却毫不退缩。他深入部队,把握战士思想变化规律,开展针对性形势教育,稳定军心。

刘诚光极为重视群众工作。每到一地,他都抽时间与群众促膝长谈,倾听意见,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受干部、战士和群众爱戴。

冀东党组织和军队高度重视瓦解敌军工作,刘诚光积极组织开展多种有效的政治攻势。他们给伪军印发针对性宣传品与“归顺通行证”,在伪军活动处张贴“不替日寇卖命”等标语传单,令日伪胆寒。在军事打击与政治攻势下,伪军军心涣散,逃亡、反正者渐多。驻丰润县丰登坞的伪“治安军”一夜逃亡数百人,三个月内损失六七个团兵力,约占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在冀东,刘诚光主要负责部队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如此,长期的战斗生活不仅让他在政治工作上驾轻就熟,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具备出色的指挥才能。

1940年8月,冀东军民参加百团大战,展开大规模破袭战。刘诚光参与指挥十二团包围开滦煤矿的赵各庄矿、唐家庄矿及北宁线上的古冶车站。之后,又在唐丰公路伏击500余名日伪军,并连续攻克唐山市近郊的曹家口、张官屯等据点,甚至一度袭入唐山市内,给日伪军造成极大威胁。

1941年5月1日,刘诚光率十二团二营,参加冀东军分区在玉田县渠梁河部署的伏击战,取得全胜。此役击毙包括日军南木铁雄大佐在内的日伪军150余名,击伤200余名。同日,他又指挥十二团二营在丰润县郭官屯伏击出扰的日伪军,歼其一部。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唐山日伪军惊恐万分,急忙宣布戒严。

1942年春,敌人发动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五万余日伪军对冀东游击队展开大围攻。为避敌锋芒、保存实力,冀东主力部队转移到外线作战,刘诚光率八路军十二团警卫班、二营四连指战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共三百余人一同转移。4月1日,他们在遵化铁厂甲山突遭优势敌军包围。面对强敌,刘诚光临危不惧,带领部队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最后关头,教导员于禾等人紧紧围在刘诚光身边,砸碎枪支、烧掉文件,当敌人逼近时,勇士们举着拉了弦的手榴弹,毅然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7岁。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7/9594834ea1a5725013bb0ab1f5511ac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