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生福祉 书写健康答卷 ——麻城市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上半年工作综述

2025-07-18 10:47  

     “中医药夜市真的太方便了!不仅能免费体验艾灸、拔罐这些中医疗法,还能带着孩子一起制作驱蚊香囊,学习中医药知识。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能多举办几次!”6月19日晚,市民张阿姨在麻城中医药文化夜市上的感慨,正是当地卫生健康系统提升居民健康福祉的生动缩影。

    2025年上半年,麻城市卫生健康系统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为指引,紧扣“健康麻城”建设主线,聚焦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提升,通过深化医改、强化公卫服务、推动中医药创新、完善疾控体系、推进项目建设等举措,持续增强群众就医体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拧紧“总开关”,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麻城市卫生健康局坚持把理论提升放在首位,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严格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制度,共组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场次、研讨交流8次、专题青年干部读书班3期。

    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整改落实见行见效。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规范执业行为,整治不正之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党的建设,规范开展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不断规范基层党建基础工作,提升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畅通“微循环”,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麻城市医共体总医院稳步推进人员、业务、财务、保障、资产、绩效“六统一”管理,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选派116名中级及以上医务人员,分组分片下沉到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帮扶活动。

    截至今年6月份,医务人员累计下沉2124人次,诊疗6900人次,开展查房带教2252次、手术示教47台次、病案讨论178次、培训授课44次,培训医务人员1180人次,开展巡回医疗21次,服务群众3700人次。

    加快建设全市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全市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中心已运行,共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心电远程诊断16389人次、影像远程诊断19608人次。

激活“新引擎”,中医药创新添活力

    深入开展王叔和中医药文化研究,持续推进福白菊历史文化溯源。巩固麻城市中医医院三乙创建成果,加强中医药学术传承和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我艾健康”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活动60余场。深入宣传中医药从业医师先进典型,歧亭镇卫生院名老中医张自强被评为“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

    麻城市人民医院积极推进中西医旗舰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共建设20个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规范建设国医堂,333个村卫生室中医阁验收达标,覆盖率达76.4%。麻城现有中医药名医工作室16个,正在培养的中医药师带徒人员31人。

精耕“责任田”,医疗能力显著提升

    麻城市人民医院持续打造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医院,加大人才培养与科研投入,与北京市天坛医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深化宋埠、白果两家医疗次中心建设,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更新设备、培养人才。

    逐步完善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胸痛单元、卒中防治站建设实现全覆盖,12家基层医疗机构成功创建心律失常防治站,正在推进村卫生室心电网点建设,加快实现“心电一张网”县乡村三级联通。推进木子店中心卫生院、福田河镇卫生院等6家“口子镇”卫生院建设,加强急救和救治能力。其他基层医疗机构借助上级支持,增强基层常见病、慢性病等诊疗能力。有序推进村卫生室优化整合,撤并99个村卫生室,补充161名村医。

织密“保障网”,民生实事暖人心

    重点推进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7724人次,为群众减免费用158.27万元。推行床旁结算,结算率达77.39%,人均结算等待时间减少30分钟以上。全面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个全覆盖”,建成“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点4个。

    持续开展生育二孩、三孩家庭购房补助,2025年已兑现奖补政策72人、435万元。增加婴幼儿公建托位供给,全市累计办托53家,可提供托位3496个。完成“两癌”筛查11402人,加强孕产妇、新生儿管理,高危儿、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建立未成年人救治绿色通道。推动市六医院、精神病院、南湖院开展“前医后养”医养结合服务。

筑牢“大健康”,全民健康扎实推进

    深入推进“健康麻城2030”规划任务和健康麻城建设,持续推动爱国卫生工作重点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紧扣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目标任务,完善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巩固创卫成果。加大卫生乡镇、村创建力度,已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6个、省级卫生乡镇2个,建成率均达到42.1%。

    做实做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共组建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92个,签约684693人,签约率78.6%;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70800份,建档率100%;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服务94455人,体检覆盖率近60%。深化“三高共管、六病同防”,规范做好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工作,今年已完成4.8万人次。疾病预防控制扎实有效,常规疫苗接种率达96.44%,肺结核患者管理率达到95.45%。做好流感等多病同防,加强蜱虫防治宣传工作。积极推进“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大力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更好地管理体重、健康生活。

跑出“加速度”,重点项目提速增效

    聚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健康产业等,深入开展“项目大会战”。结合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与短板,系统谋划布局,规划一批“十五五”重点项目,持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总体布局与资源配置。将中医药大健康等产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深化与北京中健公司合作,协议投资额11.8亿元的麻城福白菊国际产业园项目已正式签约并开工建设。

    谋划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园、中药材加工产业园等意向项目落地。凤凰白云山二期项目完成液体制剂生产线改造、菊花口腔消毒剂小试量产,获2项国际发明专利。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均实质性开工,中国菊谷核心区基本建成。截至今年6月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专班共谋划推进社会投资项目11个,总投资60.25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7.35亿元。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下半年,麻城市卫生健康系统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补齐健康服务短板,奋力书写新时代健康麻城建设新篇章,为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李桦)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