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市龙坪镇朝阳村:擦亮人居环境底色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07-31 10:38  

近年来,武穴市龙坪镇朝阳村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精彩蝶变。昔日“脏乱差”的垸场,如今是“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移步闻香”的生态乐园。这场蝶变的核心密码,在于朝阳村以“厕污共治”为关键突破口,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全域提升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党群同心,攻坚克难治厕污

过去,旱厕、猪圈、危房和污水问题曾是困扰朝阳村发展的痛点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党总支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行动,村民们积极响应,凝聚起强大的整治合力。大家齐心协力,累计拆除旱厕、废弃猪圈及危房共276处。同时,大力推广实用的户用三格化粪池,目前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2%,实现了卫生厕所全覆盖,从源头上切断了污染源。此外,科学布局铺设了10.3公里污水管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使得全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65%,彻底告别了污水横流的日子。在推进过程中,老党员们主动担当,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3起,村民们的思想也从最初的顾虑“怕吃亏”,转变为积极支持、主动配合的“愿参与、乐奉献”,生动展现了党群同心的强大凝聚力。

全域提升,精雕细琢美家园

厕污治理的成功经验,极大地激发了全体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朝阳村以“拆通畅、码整齐、扫干净、绿满垸”为统一标准,持续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全村上下共同努力,清运积存多年的陈年垃圾70余吨,使仓门口、牌楼下等老垸场重现整洁古朴的风貌。交通条件显著改善,硬化刷黑道路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主干道拓宽至4.5米,乡村“血脉”更加畅通。136盏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夜晚的归途。曾经脏乱的废弃垃圾场,如今华丽变身为占地2500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开展文化活动的新阵地。村里还新建了15处景观花园,栽种了2000棵乡土树木,精心营造出“白墙黛瓦映乡愁,青石巷陌话春秋”的优美意境。这些可喜的变化,处处都凝结着朝阳村全体村民的智慧和汗水。

产业兴旺,融合发展促振兴

环境的持续改善,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朝阳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村内的朝阳工业集中区蓬勃发展,集聚了25家企业(其中8家为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达4.3亿元,年税收贡献56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特色万亩萝卜种植及深加工产业不断壮大,通过流转土地2000亩,有效带动4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时,依托廉政家风馆、粮仓文化展馆等文化载体,积极传承清廉家风和农耕智慧,厚植乡村文化底蕴,使朝阳村不仅拥有高“颜值”,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深厚“内涵”。

朝阳村的蝶变之路成果丰硕。从居住环境的忧心到宜居环境的舒心,从环境治理的突破到产业文化的全面繁荣。仓门口垸的“百年历史记忆路”如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曾经的卫生死角蝶变为充满活力的文化广场,蓬勃发展的萝卜产业与工业集群共同奏响了富民强村的乐章。朝阳正向着“邻里和睦、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幸福画卷阔步前行!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陈思洁 王能澳

编辑:龚丽君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7/37d32ed13cdf50a8d6c9525bbd8d0abd.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