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前镇古角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身着朴素便装,与村民拉家常、问冷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他就是黄梅县水利湖泊局派驻古角村第一书记邓胜雄。自2021年驻村以来,这位有着军旅生涯和多年党龄的“老兵”,始终坚持“开门教育”理念不动摇,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用实干与担当在乡村振兴一线书写着动人篇章。
情系民生解民忧 饮水安全有保障
“以前吃水靠山泉,天旱就发愁,现在好了,水龙头一拧,清澈的自来水就来了!”古角村2组村民李大妈打开自家水龙头,看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眼中满是感激。
古角村2、3、4组地处山区,长期以来村民依靠山泉水作为生活用水。近年来,受干旱影响,山泉水水量锐减,饮水问题成了村民的“心头病”。邓胜雄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村两委将其纳入村级待办事项清单,第一时间向县水利湖泊局提交申请,争取到自来水供应体系建设项目作为备用水源。2024年8月工程动工,同年12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400余名群众的饮水难题。如今,这三个小组家家户户都通上了安全便捷的自来水,村民们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
基建惠民生 绘就乡村新画卷
“前几年村里路也不好走,环境也差,现在你看,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房前屋后干干净净,住着舒心多了!”提及村里的变化,古角村12组村民周大爷满脸笑容。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邓胜雄与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
驻村四年间,邓胜雄始终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周井头(古角村12、13组),他带领工作队与村两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从2022年开始首次建设,2024年再进行提档升级,前后两次建设累计投入290万元,完成了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绿化美化等工程;在王冲(古角村7组),投入100万元打造宜居院落,让昔日的老旧村落焕发新颜;在九坵(古角村1组),他动员村民自筹80万元修建通组公路,破解了困扰多年的出行难题。一个个项目落地见效,古角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倾心帮扶暖人心 文明乡风促和谐
“之前办丧事要花好几万,现在有了村规民约,邓书记帮我们从简办理,既省钱又省心。”提及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纷纷点赞。
今年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邓胜雄与古角村两委着重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前年在为五保户周建华办理丧事时秉持丧事简办的理念,将花销降至以往的一半,这一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奠定古角村移风易俗的基础;针对少数村民彩礼偏高的问题,他多次与男女双方家长协商,通过多方调研、协调,最终将古角村最高彩礼控制在6万元,并将高价彩礼问题纳入村规民约当中,树立了文明婚嫁新风。
不仅如此,他在开展为村民争取政策、办理残疾证等日常工作的同时,通过每周入户走访、垸子夜话等形式,向村民宣讲政策理论,收集村情民意。他还活跃在矛盾调解一线,与当事人面对面沟通,耐心细致化解矛盾纠纷。自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共计入户走访73户,开展垸子夜话5次,矛盾调解5起,收集重大民生实事项目4项,其中已完成3项,预计年底全面完成。
从军营到乡村,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邓胜雄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业绩。他始终坚持“开门教育”理念,广开言路听民声,把村民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为古角村的“开门教育”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