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十几分钟,就能逛两个省的景区,太方便了!”8月10日,安徽游客周云乘坐鄂皖旅游专线,从岳西县鹞落坪直达英山县桃花冲,对这条跨省线路赞不绝口。同行的李莉也不禁赞叹:“一脚跨两省,一路森呼吸,这感觉真奇妙!”
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这条8.6公里的省际线路还是道“无形的墙”。
英山县与安徽岳西县,山同脉、水同源,却长期被省界行政壁垒阻隔。跨省客运审批要跑两省交通、文旅等七八个部门,标准不一、权责交叉;连接两地的道路等级低,景区停车场、换乘点不完善;更关键的是,两地旅游资源“各自为政”,客源市场互不相通,游客只能自驾多为“一日游”或短途体验,驻留时间短、消费链条单一。
困局在今年5月出现转机。英山县文旅局向岳西发出“开通专线”倡议,岳西迅速响应。两地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交通互联和文旅融合”工作专班,针对专线涉及的车辆运营许可、景区接驳资质等问题,建立“一窗受理、两省联办”机制,联合授予运营企业跨省资质,破除“最后一公里”行政壁垒。
“提交申请后,专班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专线运营方湖北百姓旅游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刘尧说,从增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到办理线路牌,全程高效顺畅。两地还组织交通执法力量对旅游环线进行全覆盖巡查,确保专线运行安全。与此同时,加速推进G318国道(岳西-英山段)、大别山旅游风景道岳西段、河图镇至桃花冲公路等项目建设,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显著提升。
7月5日,英山与岳西携手举办桃花冲至鹞落坪旅游专线首发仪式。仪式省去繁文缛节,不搞大型文艺演出,把重心放在游客体验上。两地旅行社组织的200多位游客,分乘5辆专线大巴,从两地同时启程,一路探访十里桃花溪、毕昇纪念园、鹞落坪等景区,这场跨省“尝鲜”之旅,赢得游客纷纷点赞。
专线司机段国寅说:“现在每天得跑七八趟。安徽来的游客特别多,都说桃花冲凉快、风景好。”
“景区日均接待量增至1500人,安徽游客占比提升至35%。”桃花冲林场副场长童伟介绍,景区正加急增设售货亭、指引标识,升级二十八军纪念馆,更新旅游厕所设备,全力提升游客体验。
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党总支书记吴良宝更欣喜:“30%的客人来自武汉,客源互补后,游客住店从一天变两天,村里民宿一房难求,二次消费占比达40%。”
这条专线的魔力,不止于“通”,更在于“融”。它将英山桃花冲与岳西鹞落坪“串珠成链”,把分散的景区、客源和线路融为一体,打造出“一程山水、两地风光”的跨省旅游产品,成为鄂皖资源互联、客源互送的协同平台。
“这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探索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英山县文旅局局长郑琼说,眼下两地正依托大别山旅行商联盟,整合红色旅游、生态康养等资源,让合作往深里走。在产品上做融合,推出“生态+红色+康养”的跨省旅游套餐;营销上也联起手来,一起做“大别山深呼吸”主题推广,还同步上线“鄂皖旅游一卡通”,景区门票、交通接驳用一张卡就能搞定;人才合作方面也有新举动,建立了导游跨区域培训机制,实现“一导通两省”的服务。
“岳西依托国家体训基地主打康养健身,英山发挥中医药优势提供理疗服务,两地正联合设计红色研学、生态康养等跨省精品线路,规划建设客源集散中心,未来将联动鄂皖两省更多地区,做大区域旅游市场。”岳西县文旅局局长王莉表示,两地将以专线开通为契机,深化旅游市场开拓、产品宣传和服务提升,合力打造华中、华东地区康养度假胜地。
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组成部分,岳西、英山正以“交通互通、产业共融、生态共保”为突破口,绘就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图景。目前在两地省发改委推动下,《岳西-英山省际毗邻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即将上报国家发改委,总投资873.97亿元的23个生态、交通、产业项目蓄势待发。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我市积极推动省际联动抱团发展,探索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黄冈、信阳、六安、安庆四市已深度携手,签订《文化和旅游、教育及体育领域合作协议》,明确以“机制共建、发展共谋、品牌共创、成果共享”为导向,在文旅资源共享开放、研学主题线路与课程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市场共拓、文化交流及研学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建立紧密联动协作机制,持续深化跨区域合作。
夕阳西下,专线再次到站,段国寅按响喇叭提醒游客下车。游客们的笑声混着阵阵林涛声,在夏日山谷里久久回荡——这条跨省专线串联起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两地协同发展的新希望。
编辑 | 叶涵莹 初审 | 周红柳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娇 通讯员黄骋 肖刚),英山文旅局供图
出品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