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拉到别的地方只卖6块一斤,今年卖6块5一斤,交货还方便!”8月10日,在蕲春县蕲州镇韦庄村蕲艾临时收购点,70岁的艾农戈传高看着自家艾叶变成现金,心里乐开了花,“一茬艾卖了一万多块钱,明年我还想多种20亩。”
在蕲春,这样的场景已成为蕲艾夏收标配模式。今年蕲艾收购火热,该县以“保护价收购、应收尽收”政策为艾农托底,叠加智能溯源技术深度应用,为“中国艾都”铺就“种得安心、卖得放心、收得省心”的致富路。
蕲春狮子镇涂铺村村民涂加平作为新种植户,今年试种的2亩蕲艾喜获丰收。拿着刚结算的3000余元现金,他信心满满地说:“卖了500多斤艾叶,经济效益还不错,我准备下半年加种一亩田。”政策引领下,该镇新增种植户数量显著攀升。
该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点监管蕲艾收储公司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采取定点集中收购模式,重点防范压价收购、整治以次充好等市场乱象,确保应收尽收落到实处,保障艾农合法权益,维护好蕲艾品牌的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蕲春依托7S蕲艾产地仓平台,对每一批次艾草的品质参数、生产者信息、精确产地坐标等关键数据进行完整记录,形成数字档案,给每一片合格的蕲艾赋予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
“收购前经第三方认证机构核验基地和道地药材资质,数据上链,既保艾农收益,更为企业锁定优质货源。”北蕲艾收储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政介绍道,“将验证数据上链到‘产业大脑’的收购系统,也为收艾企业保障了艾叶的质量和供应。”这套全链条溯源体系,正支撑“优质优价”市场机制落地生根。
在该县蕲州镇红门楼村、韦庄村等收购点,13元/公斤保护价敞开收购新老艾叶,两村80余户艾农已交售14吨。该县由中医药产业中心、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组成的服务专班全流程跟进,实现“艾农只跑一趟路”。从田头到收购点,环节专人“护航”,让艾农的汗水兑现为收益。
据统计,2024年该县蕲艾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63亿元,网销额达57亿元;新发展蕲艾标准化种植基地9600亩、蕲艾宜机化复垦基地1.4万余亩,新建蕲艾烘干房10个。同时在每个乡镇办都建有收购点,方便农户就近出售艾叶,畅通艾农销售渠道,保障蕲艾应收尽收。
来源:黄冈日报 通讯员吕雷 特约通讯员陈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