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执行+智慧执行+善意执行
浠水县法院让司法公正可感可触
“执行过程中每个节点都有短信提醒,清单上写得清清楚楚,心里踏实多了。”8月20日,收到《执行全流程重点事项告知清单》,申请执行人王先生点赞。
执行工作是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一环。浠水县人民法院深入践行“如我在执”理念,推动执行工作规范化透明化,攻坚执行难题,兑现胜诉权益,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三张清单”打开“执行盲盒”
执行到哪一步了?有没有财产?钱怎么分?曾困扰当事人的执行疑问,如今通过“三张清单”就能一目了然。
浠水县法院向当事人发放《全流程重点事项告知清单》和《财产查控处置进展及执行款分配清单》。前者回答“流程怎么走”的问题,在执行立案阶段向申请执行人随案发放,对23项工作流程作出明确指引;后者回答“财产去哪了”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动态告知,立案后发送财产查控情况,执行过程中发送财产处置进展,包括财产评估、拍卖进展及暂缓处置原因,重点说明优先受偿顺序、关联案件分配等风险,在案款到账后反馈案款分配明细,确保当事人对执行关键环节全程知情。
同时,案件承办人填写《阳光执行案件流程管理清单》,回答“怎样能结案”的问题,通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对76个执行节点进行集约化管理,对执行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规避消极执行、选择执行和乱执行行为。
“以前当事人总是追着问进展,现在我们主动把查控结果、处置进度实时推送,既减轻了办案压力,也赢得了当事人信任。”执行干警杨治国说,“三张清单”打开了“执行盲盒”,把执行过程都晒给当事人看,既能减少误解,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与此同时,浠水县法院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现场执行、查阅进展、旁听听证及案件评议活动,开门纳谏、接受监督。还建立了执行局长接待日制度,周四固定接待群众来访,现场答疑解惑,化解执行纠纷。
执行更规范、过程更透明、群众更信赖。自推行“三张清单”以来,浠水县法院已发送清单超300件,涉执信访数量大幅下降。
智慧执行提升办案质效
被藏匿的10米大型挂车找到了!8月20日,浠水县法院执行干警远赴安徽省濉溪县,成功扣押涉案车辆,促使被执行人履行还款义务,有效维护了司法权威与当事人合法权益。
该案中,被执行人将涉案车辆强行开走,藏匿在外省,企图逃避执行义务。依托智慧执行系统,执行干警发现这辆挂车被隐匿于濉溪县某废弃停车场内。于是,3名干警驱车7小时,跨省抵达现场展开搜寻,经过两小时仔细排查,最终找到涉案大型挂车,并依法完成查封和证据固定。
在司法威慑下,被执行人主动请求协商。经多轮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该辆大型挂车以45000元折价抵债,被执行人另支付12000元逾期损失。
这起案件的顺利执结,其背后是浠水县法院以数智赋能,跑出高效执行“加速度”。该院升级执行指挥中心,实现执行案件全程信息化管理;运用“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实现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快速查询和控制;推广智慧执行APP,让当事人随时随地查询案件进展。
“以前靠‘人海战术’,现在靠‘科技赋能’,效率天差地别。”浠水县法院执行局局长闵敢介绍,这种高效联动的背后,是法院与多家单位接通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的成果。为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法院积极联动公安、公积金、不动产、银行、税务等多个部门,就被执行人身份、财产、行踪等12类核心数据,搭建起实时查询通道。
“活封活扣”暖企护企
浠水县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在依法运用强制手段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同时,树立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助力涉诉企业纾困解难,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年初,一起涉企执行案件让法官们陷入两难。湖北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违法占地被处以30余万元罚款,但该公司现金流紧张。一旦冻结账户,这家企业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经过深入调研,浠水县法院在代表、委员的监督下,创新采取“活封活扣”措施,允许企业继续使用账户进行原材料采购、发放工资等正常经营。公司负责人很是感激:“法院没有简单粗暴地‘一封了之’,而是给我们留了生机。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规范经营,回报社会。”
令人欣喜的是,在法院的动态监管下,该公司账户很快有货款进账,最终在宽限期内全额缴纳了罚款。浠水县法院及时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企业重塑信用。这种柔性执法不仅挽救了一家优质企业,更保住了当地百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则是赢得信任的基石。我们要让每一份判决书都不再是‘法律白条’,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浠水县法院院长黄建军表示。
来源:黄冈日报 作者 杨子萱
编辑 瞿慧一 何国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