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W先生因生意周转急需资金,主动在某音搜索“全额退保”,联系到“某某维权中心”(实为黑产团伙)。该团伙以工商注册的“法律咨询公司”为掩护,在网上竞价排名投流。W先生按对方要求提供保单、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视频;签署《退保服务协议》时被夹带《个人信息授权书》(小字条款授权转售数据)。对方伪造W先生签名制作“投诉信”,诬陷保险公司“销售误导”;利用W先生人脸视频通过保险公司APP申请退保。
最终W先生不仅没有获得所谓的“全额退保”,还被黑产用其信息办理保单贷款(冒用身份通过远程面签);注册空壳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
案例启示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你以为签的是协议,实际卖的是身份,《个人信息授权书》可转卖至诈骗、洗钱、走私等10余类犯罪集团。
谨慎对待退保服务:你以为办的是退保,实际断的是后路,退保后健康异常无法投保,远超金钱损失。
(通讯员 覃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