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守护“记忆”与“温暖”的公益之约 ——市区多部门联合开展义诊活动侧记

2025-09-22 10:51  

9月19日清晨,黄州青砖湖广场的微风裹挟着暖意,红色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回顾、传承、展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我服务你健康”“早防早治,守护认知”“做好慢阻肺筛查 远离‘会呼吸的痛’”的字样刚铺开,便引来往来市民驻足——由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疗集团、市委社会工作部、黄州区卫健局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月义诊活动,正在这里书写温暖的民生答卷。



当日上午7时30分,广场的检测区早已排起蜿蜒的长队,说笑声、仪器提示声混在一起,成了最热闹的“健康驿站”。“滴——”血糖仪跳出数字,黄州区西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彭俊博指尖划过记录单,抬眼对老人笑道:“空腹血糖5.2,正常值!”转头又对着另一位阿姨蹙起眉:“血糖有点高,得注意了。”他笔尖点了点病历本:“稀饭升糖快,换成杂粮更稳妥。”旁边的诊桌前,家庭医生刚给张阿姨缠上袖带,血压计“哒哒”跳动着,“坐好,挽紧袖口,血压稍高,记得按时吃药,下周我上门回访。”话音未落,又有人举着体检单凑了过来,白大褂的衣角在人流里轻轻晃动。慢阻肺筛查点前,医生举起肺功能检测仪,对着紧张的大叔示范:“深吸慢吹,像吹灭生日蜡烛那样,稳住——”大叔跟着节奏鼓腮、呼气,仪器屏幕亮起绿色提示的瞬间,他紧绷的肩膀松下来,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在认知障碍筛查区,空气里藏着细碎的牵挂。78岁的王爷爷攥着老伴的手,指尖微微用力,坐下时眼神还带着犹豫:“最近总忘事儿,刚说的话转头就没影,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市医疗集团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胡丹凤连忙递过认知评估表,指尖点着问卷上的问题,用家常话拉近距离:“小时候住哪儿呀?今天早上吃了啥?”笔尖在纸上轻轻勾画,等报出“只是轻度认知减退”的结论,王奶奶按住胸口长舒一口气,接过《家庭照护实用手册》反复摩挲,纸页沙沙响:“这里的记忆训练法太及时了,以后天天陪他练。”一旁的老年病科医生正对着焦虑的家属轻声安抚:“照护者也要顾好自己,社区志愿服务能搭把手。”胡丹凤趁着间隙补充:“目前我市在招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前90名能免费治疗和监测。”话音刚落,又有人拿起登记表,晨光里,她的白大褂肩头已沾了层薄汗。

广场里面的中医体验区飘来阵阵艾香,成了老人们的“解忧角”。针灸师凝神下针,为颈肩酸痛的阿姨疏解不适;推拿床前,师傅手法刚劲有力,引得市民连声称赞;拔罐留下的红印里,藏着对传统医术的满满信赖。“以前去医院要排队,今天在家门口就体验了艾灸,浑身舒坦!”刚起身的陈大叔竖起大拇指说道。

志愿服务咨询台前,认知训练教具与日间照料手册整齐排列。志愿者拿起拼图演示:“每天练15分钟,能帮老人保持思维活力。”围着询问的子女们频频点头,一位女士感慨:“上班没法时刻陪老人,有这样的服务太安心了。”

日头渐高,广场上的人气丝毫未减。专家的白大褂沾了汗渍,依旧耐心问诊;志愿者的讲解声有些沙哑,笑容始终明亮。从血压仪跳动的数字到认知评估表的勾画,从艾条的余温到手册里的文字,这场活动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温度,实实在在送到了市民心坎上。

来源:黄冈日报(记者 马艳明  通讯员 张明 何幸运)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9/16834ff370c829a0e9ace7c2d85aea7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