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克重仅0.9g,体积是常规橡胶塞的十四分之一,价格却翻了数倍,单价从“以分计”,到了“以角计”。
10月14日,在位于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的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全自动生产线正将一只只垫片铆合进铝盖。
这个和铅笔一般粗、只有硬币厚的双层橡胶垫片,是华强科技耗时4年研发的新品。这块垫片,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成为“笔式注射器”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
“笔式注射器”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用药的刚需工具,一支笔芯胰岛素通常为300单位,糖尿病患者每次用量10至15单位,可反复使用20至30次。注射器的“笔芯”就是药物封装系统,由玻璃管、活塞、垫片和铝盖组成。
“双层垫片是整个注射器中质量最轻、体积最小的部件,但技术要求却相当高。”华强科技药用包装制品厂成型班班长刘书豪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注射器其他部件很早就实现了国产化,华强科技已生产活塞、铝盖多年。
作为国有控股大型防护装备和医药健康专业生产科研企业,华强科技1966年支援三线建设扎根宜昌,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就在当年,华强科技组建橡胶密封组件研发团队,立志啃下“笔式注射器”国产化的最后一根“硬骨头”。
华强科技药用包装制品厂副厂长谭娟是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她告诉记者,“此前国内主要生产单层垫片,经过3至4次针刺后,针孔就会扩大,造成漏液、产生落屑。为避免安全风险,药企只能高价采购国外双层垫片,既增加了成本,也存在供应链波动隐患。”
“笔式注射器”针头是每次更换,垫片却要“一管到底”,穿刺耐受性是核心指标。
“和其他橡胶组件不同,垫片的外层要具备穿刺耐受性,内层要确保不影响药物稳定性。”谭娟说,有一次为迎接某药厂的产品测试,研发人员两天对样品进行了上万次穿刺试验,“几乎每个人的手指都被扎到了。”
4年时间,14位科研人员不断提升炼胶配方,首创了双层垫片的硫化工艺,实现丁基橡胶与聚异戊二烯橡胶完好层接,华强科技自主研发的双层垫片耐穿次数可达到90次,比药厂要求的技术参数高出50%,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今年6月,华强科技橡胶组件产品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评审,实现国内首家笔式组件激活双证登记号转A。目前,该产品已形成批量供货,打破了市场上国外双层垫片产品垄断局面。
来源:荆楚网 记者 文凯 通讯员 冯亚伟 冯雨晴
编辑:汪泽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