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酒,蔸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这首民谣流传千年。曾经的“季节限定”和“家庭作坊”产品,如今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走向标准化、全年化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在康磁酒业的生产车间里,今年9月份酿造的首批传统老米酒已经封坛,而接下来,生产线将为新一轮的酿造——东坡红曲酒做好准备。这种“新旧”交替与并存,正是老米酒产业突破季节与品类限制,实现全年生产的生动写照。
酒厂生产负责人熊存富说:“红曲酒发酵周期比较长,老米酒的发酵周期只有一个月,所以我们一年四季都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生产的变革,源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传统的老米酒因其糖分高、季节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消费人群和发展空间。
“像有‘三高’的这样人群,老米酒是满足不了他当下的需求。还有低度酒只能冬天喝,到了夏季大家都不敢喝。所以我们基于传统创新发展,就是为了能更契合当下大家对健康消费的需求。”康磁酒业负责人商潇介绍道。
基于传统老米酒的酿造工艺,企业投入研发,在传统工艺中引入红曲,开发“东坡红曲酒”这一全新品类。长达半年的发酵周期,带来更丰富的口感和更健康的属性。
尽管当前经济环境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与挑战,但康磁酒业选择“稳中求进”的务实策略。康磁酒业负责人商潇介绍,今年企业不会过多地在生产上投入,一切基于市场需求导向,企业以供应链协同来进行生产计划。
企业的创新探索,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精准扶持与产业布局。木子店镇正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为老米酒这类特色产业的腾飞夯实基础。
该镇积极规划并打造以老米酒为核心的农产品生产园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入驻政策优惠,吸引和支持产业链上下游4家企业落户,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为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及品牌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缕酒香,穿越千年。从家家户户的“蔸子火”旁,走向现代化标准生产线;从冬日限定的家乡味道,变为四季皆宜的健康佳酿。木子店的老米酒,正以它的守正创新,讲述着一个传统特产在新时代的“破圈”故事,也为麻城的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醇厚而绵长的活力。
来源:麻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