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迎来大范围降温和连续阴雨天气,给秋粮归仓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我县,一场与天气赛跑的“抢收战”刚刚告一段落,另一场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的“抢烘攻坚战”又在烘干车间里打响。一起去看看。


连续一周的雨水,让空气都变得湿冷。对于刚收获的稻谷而言,水分含量高,如果不能及时烘干,极易发生霉变,一年的辛苦就可能大打折扣。与时间赛跑,成了当下最紧迫的任务。

现场声:一天烘湿谷420吨,送干谷350吨左右。这个车一趟大概是拖46吨谷子。


在浠水县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烘干机正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一车车从雨中抢收回来的湿谷,在这里经过“桑拿”般的烘干处理后,变身为金黄干燥的谷粒,才能达到安全入库的标准。

农户 李满:前天,农业部门发了全省2380个烘干中心的电话给我。我凌晨就预约到了一个,以前雨天愁得睡不着,现在送过来烘干就踏实了,烘干费还能享受补贴。

浠水县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黄金安:这几天我的电话被打爆了,都是排队来烘干谷子的。下雨天最怕谷子霉变,我们合作社8台烘干机全部启动,人歇机不歇,一天能烘干420多吨湿谷。现在跟老天爷抢时间,确保周边农户的粮食安全归仓。

智慧农机的介入,让“看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有了更强的底气。通过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长,烘干不仅能降低粮食水分,更能有效保留营养。这些金灿灿、热乎乎的干谷,才是农民们心中最踏实的“定心丸”。

县农业农村局工程师 熊小华:全县现有19家粮食烘干中心,56台烘干设备已开足马力,24小时全天候运转,粮食烘干日处理能力3325吨以上,确保从田间抢收回来的湿谷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下一步,县农业局将紧盯天气变化和秋收进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措施,加大农机调配、农机技术指导力度,同步做好秋收机械化生产,确保“三秋”工作无缝连接,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与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