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批量快处”解群众理赔烦忧

2025-11-05 09:35  

“不用反复跑、不用等很久,赔偿款很快就到账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伤者董某、饶某专程来到麻城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调委会”),握着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依托“小额同质同类金融纠纷批量快速处理机制”(下称“批量快处机制”),调委会高效化解3起小额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纠纷,协助群众及时拿到超2.2万元赔偿款,彻底解决了“理赔慢、流程繁”的烦心事。

这3起纠纷均发生在麻城市辖区,涉事方均为A财险公司,争议聚焦两类:董某、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与保险公司就误工费计算标准僵持不下;饶某、朱某虽敲定赔偿金额,却因肇事方迟迟不签协议,导致理赔款“卡壳”。调委会审查发现,案件均符合“涉诉主体单一、纠纷类型相同、标的小额、诉求一致”特征,当即启动批量快处机制——省去单案重复审查资质、重复对接涉事方的时间成本,从源头规避“一案一办”的烦琐。

“批量处理不是简单‘打包’,而是精准‘分类’,这是机制高效的核心。”调委会第一步便依托机制建立专项台账,将3起案件划分为“赔偿金额争议型”和“支付流程受阻型”,逐案梳理责任认定、损失情况的同时,同步提炼两类纠纷的共性问题,为集中施策打基础。随后,调委会直接联动A财险理赔负责人开展批量沟通,一次性摸清保险公司误工费核算标准、理赔流程,又集中反馈伤者诉求:对董某、王某,调解员结合批量案件统一的工资流水核验方法,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实际收入减少额为赔付依据”;对未签字的肇事方,集中阐明拒签的法律风险,避免逐案沟通的信息偏差,快速缓解对立。

针对两类争议,调委会借批量快处机制精准破局:处理误工费纠纷时,依托批量总结的核算逻辑,快速集中核验流水、比对标准,A财险最终向董某、王某支付赔偿4288.33元;解决流程问题时,凭借批量处理的集中推动力度,促使保险公司将“现场签字”改为“线上电子签”,还明确“签字后3个工作日内付款”的统一时限,倒逼肇事方配合,饶某、朱某分别收到6343.54元、11580.9元赔偿款。

案件办结后,调委会仍以批量模式跟踪履约:统一登记3起案件的付款时限、收款账户,定期批量核查到账情况,既避免单案跟踪疏漏,也减轻工作负担。此次化解,通过批量快处机制将重复工作“合并同类项”,为群众省了跑腿时间,也为保险公司降低了人力成本。

调委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完善批量快处机制,优化分类建账、集中联动、跟踪履约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深化与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的协同,让“批量解纷、高效暖心”成为常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守护金融市场秩序与社会和谐。

通讯员 周晓虎 吴涛 王彬

编辑 曹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