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境内,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西水河畔清流潺潺。
好山好水间,孕育出一位让群众刻骨铭心的好民警——英山县公安局金家铺派出所所长袁创。
17年从警路,他把脚步印在山间地头,把真情烙进百姓心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心系职责。

“他真是位难得的好警察!可惜这么年轻就走了!”11月1日,袁创的追悼会上,500余名同事、同学及当地群众自发赶来送别,泪眼婆娑中,满是不舍与敬重。
与他共事6年的辅警桂意哽咽着说出了同事们的心声:“袁所长虽离我们而去,但他‘以所为家、以民为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走好了生前的平安路,我们会接着走好他未走完的平安英山之路。”

主心骨的最后牵挂:“有急事,喊我一声”
10月27日上午9时,金家铺派出所的院子里早已响起忙碌的脚步声。所长袁创像往常一样安排完当日工作,特意叮嘱民警方钧泽:“昨天的矛盾纠纷要盯紧,绝不能让它升级。”随后他走向二楼办公室,刚翻开工作台账,突然感觉身体严重不适。
他扶着墙壁起身,想去备勤室取药缓解。路过桂意办公室时,他轻声交代:“我有点不舒服,去找点药。如果有急事,喊我一声。”这是桂意听到袁创说的最后一句话,谁也没想到,这句寻常的叮嘱竟成了永别。
下午5点,镇上一位领导因公务找袁创,连打几番电话都没人接,转而询问桂意:“你们所长去哪儿了?电话也不接。”“所长没在所里吃午饭,要么去县局开会,要么跟镇里领导一起忙别的事了。”桂意一边回忆一边说。但电话怎么不接呢?桂意越想越不放心,立即快步冲向备勤室。推开门的瞬间,他惊出一身冷汗,袁创倒在了地板上。同事们紧急拨打120全力施救,因突发疾病,终究未能挽回这位年仅40岁的好所长,他倒在了挚爱的岗位上,再也没有醒来。
噩耗传来,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们泣不成声。年轻民警杨璠回忆起刚入警时的场景,泪水再次决堤:“我是外地人,袁所长待我像亲兄长。时不时问我饭菜合不合口,天冷了催我加件衣服,办案碰壁时,他陪着我逐字研究笔录、固定证据,把所有经验都倾囊相授。”
在这个派出所里,袁创早已不是单纯的所长,更是大家的主心骨与领路人。

山乡守护者的担当:“群众的安全最重要”
金家铺镇山高路远,27个行政村散落山间,治安管理难度不小。2021年袁创担任所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民警辅警翻山越岭,用3个月时间走遍了辖区每一个村落。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群众的困难诉求、隐患点位,字里行间都是“群众安全”四个字。
“2021—2022年全市平安乡镇”“2025年第七届全国文明乡镇”……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蒋画指着墙上的荣誉牌说:“这些都是袁创带着大家拼出来的!”
为破解山区治理难题,袁创创新推出“微心愿码”,构建“群众点单、干部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三年间,平台收集意见建议150条,梳理任务清单50项,帮30多位群众圆了“微心愿”。
针对特殊群体办事不便的问题,他组织“流动户籍室”常态化上门服务。两年来为孤寡老人、残疾人上门办理身份证16人次。

▲袁创(右一)开展治安案件调解
为织密群防群治网络,他牵头成立“义警协会”,吸纳外卖员、退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数百人,让平安守护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在他的推动下,龙珠村延续着连续30年无刑事案件的纪录,成为全省闻名的“平安村庄”。
面对镇区交通混乱、事故频发的问题,袁创实地调研后拿出解决方案:筹措资金增设9个监控设施、1组红绿灯,在出镇路口加装减速带和测速仪。
一系列举措立竿见影,2024年全镇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0%,电诈案件同比下降42%,交通事故数同比减少33%,平安成为金家铺镇最亮眼的名片。
扎根民心的承诺:“百姓的事情耽误不得”
“袁所长真是好人啊!要不是他,我姑娘圆不了大学梦。” 追悼会上,村民刘西安捧着几颗甜柿子,轻轻放在袁创的遗像前,声音哽咽:“听到他牺牲的消息,我半天说不出话,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堵得慌,就像失去了一位亲人。”
这些承载着思念的柿子,藏着一段温暖的往事。2022年8月,在一次走访中袁创得知,高分考入县一中的女学生小刘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回所后,他当即召开会议倡议捐款,自己率先带头,很快在派出所内部筹集到一千余元。他第一时间让同事把这笔钱送到小刘家应急,随后又继续四处奔走、多方协调,最终为孩子凑齐了八千余元学费。
次年,他特意派同事回访,却得知孩子自尊心强,不愿接受特殊关照。袁创沉默良久,轻声说道:“行,那就不让她知道。跟学校老师保持联系,孩子有任何困难,随时告诉我,我来想办法。”如今,小刘在袁创和大家的帮助下,已顺利进入大学校园。
“他从不摆架子,真的把老百姓当亲人。” 雷店镇个体户金师傅的话,道出了无数群众的心声。

▲袁创(右二)和同事在处理矛盾纠纷警情
多年前,金师傅买牛时与卖方因价格起争执,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时任雷店派出所副所长的袁创赶到后,没有急于评判,而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百姓的事不分大小,关乎利益的案件更容不得拖延。面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案件,袁创始终毫不含糊、快速出击。

▲袁创的妻子在追悼会现场
2011年下半年,英山城区13家副食店接连在凌晨遭遇撬门盗窃,高档烟酒被洗劫一空,店主们悲愤交加。袁创临危受命牵头主侦,每天扎进视频监控室逐帧排查,从海量画面中锁定嫌疑人逃跑轨迹,最终在汉口唐家墩将跨省份盗窃团伙一网打尽,追回涉案价值近20万元的财物,受害群众纷纷送锦旗致谢。
2022年8月,辖区叶先生被“微信恢复大师”诈骗近7万元,急得团团转。袁创接警后立刻启动电诈快速反应机制,协调县局刑侦大队和合成作战中心开展止付冻结。经过数日缜密研判,他带队赶赴咸宁,在嫌疑人出租屋外蹲守至深夜,成功抓获嫌疑人并追回全部损失。

▲袁创(左)指导民警办理案件
70多岁的卫大爷丢了身份证,无法看病领养老金,袁创带队翻山越岭上门办理;79岁的倪奶奶住院急需身份证,他协调特事特办;务工人员闻先生丢失4万余元现金,他两小时内帮忙找回……桩桩件件看似琐碎,却都刻着袁创对百姓的深情,践行着“百姓的事情耽误不得”的承诺。
英山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涂新斌说:“袁创任所长以来,几乎没有请过假,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从早到晚都在钻研业务,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环节。”

“群众在干部心里有多重,干部就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黄冈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雷洪评价道,“袁创没有惊天战绩,没有豪言壮语,却用17年坚守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这比任何金杯银杯都珍贵。”
袁创走了,但他留下的“微心愿码”仍在传递温暖,“义警协会”仍在守护平安,“流动户籍室”仍在山间穿梭,他的精神像大别山的青松,屹立在群众心中。
金家铺镇的山还记得他的脚步,河还记得他的身影,百姓还记得他的笑容。17年警民情,早已暖透山乡,也照亮了更多人前行的路。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国顺 通讯员黄公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