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守住安全底线,又不能耽误订单生产!”11月4日,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以下简称黄冈特检院)承压一室主任张华带领4名检验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赶赴团风县湖北卓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企业21台需检设备(含13台蒸压釜、6台分气缸、2台排污扩容器)启动专项检验
这家本地重点灰砂砖企业正面临 “两难”:高压釜等关键设备到了定期检验期,车间里却堆满待生产的订单。
“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服务重点!” 湖北特检院黄冈分院迅速响应,用精准服务破解 “检验与生产” 的矛盾。
资料 “细查”:给设备建 “健康档案”
刚到企业,检验团队没急着开箱设备,而是先扎进资料室。“设备的‘前世今生’不清楚,检验就没了方向。” 检验员们围坐桌前,逐一核对21台设备的竣工资料、设计图纸、技术参数,连设备运行记录上的微小数据偏差都不放过。
“蒸压釜的设计压力是 1.6MPa,压力比较大,要仔细检验,不能放过任何细节!” 检验员一边标注关键信息,一边结合设备实际工况细化流程:谁负责蒸压釜焊缝检测、谁排查分气缸安全附件、谁记录数据,分工清晰明了。2小时后,设备的 “健康档案” 全部建立,为后续检验划定了 “精准靶心”。
现场 “严检”:用技术揪出 “隐形隐患”
资料核查一结束,检验工作立即转入车间。针对分气缸,检验团队提前协调企业拆除焊缝周围保温层,避免 “盲检”;面对体积庞大的蒸压釜,检验员王田、李子勇扛着磁粉检测仪,俯身在设备旁 ——1台蒸压釜有8条环形焊缝,13台就是104条,他们逐条、逐点检测,确保 “不漏一处缺陷”。
“咚咚咚!” 当检验到最后1台蒸压釜时,检验员陈刚的锤击声突然停住。“这里声音不对,可能有腐蚀!” 他蹲下身,用手电筒仔细查看设备底部,果然发现一处蒸汽腐蚀痕迹。“这处腐蚀会导致壁厚变薄,长期运行可能引发泄漏!” 陈刚立刻叫来企业安全员,当场出具检验意见通知书:“先清除腐蚀产物,再涂覆防腐蚀保护层,一定要尽快完成整改,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昼夜 “快检”:让企业少等一分钟
“订单交货期紧,生产任务不等人!” 为了把检验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张华主任带着团队主动开启 “连轴转” 模式:中午在车间角落扒几口盒饭,擦把汗就接着调试设备;傍晚光线不足,就借着车间顶的照明灯继续检测,直到夜色漫进厂房才暂时收工;次日一早又提前抵达,抓紧完成剩余设备的收尾核验。
“21 台设备全部检验完毕!仅1 台蒸压釜需按建议简单整改,其余设备均符合安全标准,可正常投入生产!” 当张华把检验报告递到企业负责人手中时,对方紧紧握住他的手,语气里满是感激:“原本我们预估要停产3 天才能完成检验,没想到你们只用 1 天半就搞定了,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
从清晨到夜幕,再到次日晨光,黄冈特检院检验团队“抢时间、保质量” 开展检验,既守住了特种设备安全底线,又为企业生产按下 “加速键”。“保安全就是保生产,为企业服务没有终点!” 张华表示,黄冈特检院将继续优化检验流程,让专业服务更贴企业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 “安全屏障”。
(通讯员 邓颖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