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蕲春县第五实验小学芝麻山校区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幕后英雄”:他们不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却让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溢满安心与温暖;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教育教学撑起了坚实的“保障伞”。他们,是芝麻山校区的后勤“铁军”,以“勤”为笔,在校园发展的画卷上书写着动人的后勤篇章。
“隐形”守护:凌晨四点的食材“安检员”
凌晨四点,当整个校园还在沉睡时,食堂后厨的灯光已如启明星般亮起。后勤查验组的工作人员化身“食材安检员”,对当天的食材开展“锱铢必较”的查验:供货单与实物一一核对,检疫证明逐页审查,食材新鲜度用专业眼光观测……“孩子们的餐盘里,装的是健康,更是我们的责任。”在刘远海校长的引领下,这支团队从水电维修到设施巡检,从消防设备维护到校园安防升级,人人练就“火眼金睛”排查隐患,个个秉持“工匠精神”解决问题,让校园的每一处设施都“安全在线”。

“细致”服务:食堂里的“温暖交响曲”
食堂的阿姨们是校园里的“温情担当”。丁阿姨只要一忙空,就会主动帮同事和面、包包子、切菜,阿姨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操作间里的笑声与蒸汽交织,谱出一曲团结的温暖交响曲。

后厨的陈师傅则是全校师生的“生活百事通”。炉灶坏了,他拎着工具箱第一时间赶来;抽油烟机不转了,他三下五除二就能修好;餐桌松动了,他的扳手一拧就恢复牢固……他以校为家,每晚值班室的灯,是校园里一盏温暖的“守夜灯”。
在校园另一头,陈叔叔正蹲在花坛旁,化身“环境美容师”,修剪花草、清扫落叶,让校园的每一处角落都整洁舒心。
“创新”探索:数字化食堂的“效率革命”
为了让后勤工作更高效,芝麻山校区的后勤团队主动引入数字化食堂系统,掀起了一场“效率革命”。原本分散的食材报货、库存管理、能耗监测等工作环节,被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实现了流程线上化、物资库存数字化、能耗监测智能化。“以前食材报货琐碎得很,现在电脑上点一点,第二天师傅很快就把新鲜的食材送到学校。”骆老师对新系统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后勤团队还推出“营养溯源”工程,公示食材来源、每日营养搭配,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校园餐食“一目了然”。“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后勤副校长张康在月调度会议上多次强调,要让数字食堂平台成为守护学生饮食的“智能管家”。

“洁净”如初:食堂洁净的“魔法时刻”
走进食堂,不仅能闻到饭菜的余香,更能感受到那份细致与整洁带来的舒心与踏实。食堂阿姨们总是默默地忙碌着,把每一个操作台,地面——每一处都被擦得锃亮;连角落都不放过。用过的餐具被她们分门别类、冲洗消毒后,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大小一致、方向统一,就像列队的士兵一样规范有序。走进食堂,不仅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更能感受到这份细致与整洁带来的舒适与安心。


这群甘居人“后”的后勤人,是校园里的“隐形基石”。每一次及时的维修、每一顿可口的饭菜、每一处整洁的角落,都是他们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成长礼物”。在芝麻山校区的发展蓝图里,他们的故事或许不够轰轰烈烈,却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成为教育事业最坚实的“后勤底色”。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骆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