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朝霞小学“无烟”宣传员制作戒烟宣传标牌,利用放学时间在校门口进行无烟宣传。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制图:郭 祥
禁烟不能“留口子”
只有室内公共场所100%禁止吸烟,才能保护公众免受二手烟危害。没有立法的撑腰,不吸烟者的权利就不会得到保护
54岁的北京人王华润,烟龄已有30年,每天都要抽上两三包,断断续续戒过几次,都没成功。后来查出高血压,他下定决心要戒烟,戒烟贴、戒烟喷剂、电子烟等都试过,但都不奏效。
今年2月,他带着烟龄超过70年的老父亲,一起参加北京首届戒烟冬令营。到现在,父子俩都没碰过烟。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实施一年来,调查数据显示,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人数从11.3%下降到3.8%,餐馆发现吸烟现象由40.3%下降到14.8%,公众控烟满意度从42.26%升至81.3%。
“无烟草青少年运动”的王春晖在一家餐馆吃饭,闻到呛人的烟味,发现有两位女士在吸烟。王春晖马上招呼服务员说有人吸烟,服务员走过去劝阻,吸烟者主动掐灭了烟。王春晖说,如果没有立法的撑腰,不吸烟者的权利就不会得到保护。
9月13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对草案作出补充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因生产经营和管理的特殊需要按照要求设置的室内吸烟室或者在特定场合需要发生的吸烟行为除外。”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宜群说,这一规定无法有效保护民众免受二手烟的危害,又会加大执法困难和负担,导致此轮修法切实保护民众健康的立法目的难以实现。她建议,删除条款关于“例外情况”的规定,坚持原“草案”中的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是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的中方首席科学家。该项目证据显示,在2007—2015年间,超过90%的上海吸烟者支持在餐馆以及其他室内公共空间禁烟。今年4月,上海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逾九成市民支持修法,赞成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姜垣说,爱尔兰是第一个为无烟酒吧立法的国家,法律生效之前,吸烟者对该法律的平均支持率仅为12%,法律生效2年之后,支持率上升到61%。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生效,至今已整整10年。按照承诺,中国本应于5年前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无烟,并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然而,《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至今尚未出台。《2015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18岁以上)吸烟者高达3.16亿,吸烟率没有变化,吸烟人数增加了1500万。
“在餐厅里设立吸烟区,如同在游泳池里设立小便区。”中国控烟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许桂华说,只有室内公共场所100%禁止吸烟,才能保护公众免受二手烟危害。减少二手烟暴露,关键在于全面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公共场所禁烟不能“留口子”,不应该在机场、餐馆、酒吧以及其他公共场所设立吸烟区。
许桂华表示,公共场所禁烟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已经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健康中国,一定是无烟中国。
烟盒警语“换脸”难
烟盒警示如同作坊里的石磨,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推了半天,还在原地绕圈
最近,王女士去了一趟泰国。她烟瘾有点大,带的烟抽完了,只好在当地买。令她惊讶的是,即便是中国卷烟,烟盒上印的都是骷髅、黑肺、烂牙齿,让她恶心得没法抽。走到店外,她就把烟盒撕了。回到国内,她赶紧买了一条烟,烟盒上没有警示图片,看起来舒服多了。
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2015版)将正式实施。我国卷烟三次换装,但国际通行的警示图片依然没有出现在烟盒上。
王女士记得,以前的烟盒侧面有一条警语:“吸烟有害健康”,字体小,看起来费劲。在2007版《规定》中,“吸烟有害健康”从烟盒的侧面转到正面。警语字体高度要求不小于2毫米,背面是多数人看不懂的英文警语,警语面积约占所在面的30%。2011年《规定》再次调整,撤销英文警语,尽管中文警语字号加大到4毫米,但比标注的低焦油毫克数的字体小很多。在2015年版《规定》中,警语所占面积增加到35%,加上了标注“本公司提示”字样,增加的警语是“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中小学生吸烟”。
8年烟盒“换脸”,我国的烟盒包装仍然只使用文字警语,警语字体高度由不小于2毫米提高到不小于4.5毫米,健康警语面积仅从30%增加到了35%,两组警语增加到三组。有人比喻说,烟盒警示如同作坊里的石磨,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推了半天,还在原地绕圈。
吴宜群说,尽管此次规定看似比原来有了一点变化,但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仍存在很大差距,没有实质性改变,看不到有关吸烟导致的具体疾病信息,达不到有效警示烟草危害、减少烟草使用的效果。
世卫组织2014年发布的《中国烟盒健康警示效果评估及政策建议》数据调查显示,从20个国家使用烟盒上的健康警示有效性指标来看,中国健康警示传递烟草健康危害效果非常弱。
截至2015年12月,采用图形警示包装措施的国家和地区已达85个,覆盖世界人口过半,其中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图形警示面积大于50%。目前,尼泊尔的健康警示面积是世界最大的,图形警示面积占包装正反面的90%。泰国、印度、澳大利亚、乌拉圭、文莱、加拿大的图形面积在75%以上。自2012年以来,澳大利亚实行素面包装,即包装上只采用大幅的图形警示,在包装上禁止使用烟草公司特有的颜色、标识、字体和品牌设计元素。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到2018年实施素面包装的国家将增加到30个。目前实施素面包装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爱尔兰、英国和法国。
“我要告诉你,因为我爱你”,这是“警示图片上烟盒”活动的主题。吴宜群说,一图胜千言。图形警示能清晰、明确地将使用烟草的健康风险传递给公众,文化程度较低的公众也能了解吸烟危害。如果卷烟印上真实、震撼的图形警示,不仅可警示民众,而且有助于改变将烟草制品作为礼品的社会习俗。
卷烟越卖越便宜
烟草业的税利贡献远远不足以弥补全社会的成本付出。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烟草危害带来的疾病负担将呈现“井喷”
35岁的刘庆林在一家国企上班,从上大学时就吸烟。10多年来,他吸的卷烟从10元涨到12元,这点涨价对他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年的资料显示,食品零售价指数增加1倍,酒增加38%,饮料增加18%,卷烟只增加4.6%。姜垣说,同时考虑卷烟价格和个人收入增加率,发现2014年卷烟价格比2000年便宜了一半,相比其他消费,烟民更能买得起烟。
我国卷烟价廉,重要原因在于烟税低。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教授胡德伟介绍,世卫组织建议各国零售价的70%为烟税,而我国的烟草消费税率仅为56%。
以法国为例,2004年一包20支装的卷烟价格5欧元(约合人民币35元),2014年上升到6.8欧元,这6.8欧元中,消费税4.3欧元,增值税1.1欧元,税率为80%。
世卫组织2015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显示,2012年以来,共有106个国家和地区提高了烟草消费税水平。韩国2015年1月上调卷烟税和价格,是近期加税提价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每盒卷烟均价从2500韩元涨到4500韩元。
姜垣说,如果按照世卫组织“提高烟草税收和价格”的有效控烟策略,不仅不会减少财政收入,反而会增加财政收入。据统计,2015年5月,我国烟草零售价提高10%,仅从一年实施效果看,烟草消费量已下降2.36%,财政收入增加919亿元,实现了减少烟草消费、减少烟草危害、增加财政收入。
与烟草带来的社会危害相比,烟草产业的税利贡献远远不足以弥补全社会的成本付出。吸烟和烟草烟雾对公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近100万。其中,与吸烟密切相关的肺癌,2015年新发病患者73.3万,因肺癌死亡的患者高达61万。
北京宣武医院教授支修益介绍,我国临床确诊肺癌人数中,70%以上的患者为晚期肺癌,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平均费用超过11万元,高额的医疗费用造成因病致贫。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我国烟草危害带来的疾病负担将呈现“井喷”。
许桂华建议从烟草业利税中划出专项经费,用来支持控烟事业。她认为,所谓的烟草营销就是“营销死亡”。我国应立法禁止烟草业促销赞助,加快控烟履约的进程。
■延伸阅读
卷烟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身体,影响性激素分泌,损害皮肤,甚至影响生育
女性吸烟易早衰
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要比男性严重得多。其主要有:
致月经失调、痛经:烟草中的尼古丁能降低女性性激素分泌量,导致月经失调。研究显示,每天吸烟一包以上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机会高于不吸烟女性2倍。另外,吸烟使血管收缩,子宫内膜血液流动减少而发生痛经痉挛。
可致早衰:吸烟时,大量的有害物质会进入身体,进而损害皮肤。吸烟女性的皮肤往往较为干涩、粗糙、弹性低、皱纹多,面容憔悴,色泽带灰。尤其是两眼角、上下唇部及口角处皱纹明显增多,容貌显得比实际年龄老。
生育能力下降:卷烟中的尼古丁会影响卵子受精着床,从而影响女性生育。研究显示,吸烟女性患不孕症的机会比不吸烟女性高2.7倍;若夫妇双方都吸烟,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烟夫妇要高5.3倍。此外,吸烟女性较易发生流产、早产或宫外孕。
可殃及后代:吸烟女性分娩婴儿的畸形率是不吸烟女性的2—3倍,其中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高1倍。此外,像无脑儿、痴呆等发生率也明显增高。而吸烟妇女生下的子女中,弱智者、患精神病的比率也比较高。
易患心血管病:每天吸1—4支烟的妇女患中风的可能性比不吸烟妇女大1倍多,吸烟超过5支的则要大5倍多。值得一提的是,吸烟女性若同时口服避孕药,其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不吸烟女性的10倍。
易患癌症:吸烟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女性高5.5倍,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女性高40%,患宫颈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女性高14倍,患卵巢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女性高28倍。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 姚 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