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187家种粮大户组织秋收秋种

2022-10-09 15:39  

10月3日,团风县187家种粮大户期盼已久的大规模收割、秋播开始了,400多台各类大中型收割机,2000多台拖拉机、旋耕机,30台无人机,投入到秋收秋种工作之中。团风县黄湖地区,1.1万亩稻田,50多台收割机、运输机在金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稻粮滚滚,稻香阵阵。

团风县郧峰农机合作社种田老把式胡和义,双手捧起刚收购的稻谷,仔细端详:“高温无雨60多天,还是把你收上来了,多么不容易啊!高温造成损失还是不小,瘪谷占2成,每亩减产200斤,还能收1200斤。”“老胡,你种了多少亩中稻?”“2150亩啊”“那不减产43万斤,瞧你还是笑呵呵的,你真有大将风度!”“这场稻谷收下来,今年的收成就明朗了,算了账,产量、收入都高于上年。”“你详细说给我听听”“好啊,我家今年种了2770亩稻谷,早稻250亩,每亩收入库干谷1700斤,增产12.5万斤;种再生稻370亩,每亩收入库干谷1100斤,接着收再生稻,每亩入库干谷1200斤,增产44.4万斤;算总账还增收13.9万斤,价格每斤增加了0.2元,一年下来产量、价格都高于去年。”“这么大的灾年,能不减产增收,真是难以让人相信啊,这是为什么啊?”“都是县政府和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得好啊,是采用机插秧和优质稻“冠两优华占”带来的好处,明年继续扩大机插秧面积,采用抗高温的品种‘隆稻3号’”。

田埂上,团风县农业农村局一队工作人员迎面走来,他们在田间地头送油菜种子,指导农户播种油菜籽。局长冯国彪高兴地说:“今年县委、县政府指导粮食生产‘三板斧’起到到了关键作用,多措并举培育市场主体,新扶持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35家,全县种粮大户达到187家,服务面积早就超过了是团风县的耕地面积(周边县市5万亩)。整合专项资金1200万元,出台各项农业生产奖补政策,种粮食户生产积极性高涨,早稻已经恢复到2万亩,粮食生产面积增加0.8万亩;运用新农机、新品种、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利用4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扶持种粮大户新建两座育秧工厂,支持农机合作社一次性增购15台高速插秧机,早稻、再生稻机插秧面积达到3.27万亩;及时组建抗旱应急服务队,全县10个应急服务队,购置各类排灌设备60余台套,应急服务队成员120人,抗旱灌溉面积达14万亩,有效缓解了全县旱情。”

团风县马曹庙镇管龙农机合作社,流转本县及周边县农田7800亩。30出头的社长管田,算了一把细账,今年比上年粮食产量增加了1.8%,他说这是采用机插秧的结果。

团风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雷爱民谈到这一成绩时说道:“我们年初及时发布主推技术和生产意见,印发技术资料3.6万份,指导农户科学生产。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2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争取县政府专项资金100万元,开展优质稻品种展示示范、植保能力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等专项示范;争取省级项目资金49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5万亩,提高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建设;在今年7、8月份高温旱灾时,及时发布农业抗灾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全系统5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方位指导抗旱保生产,开展“一喷多促”示范,推广稳产增产技术措施。在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付出下,根据田间测产,全县水稻生产产量保持稳定,实现灾年不减产目标。”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210/a279ff80871c287cb7e2975922950bdd.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