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品最近很紧俏,连保健品甚至食品也借机搭上了销量快车。
继黄桃罐头之后,电解质水也断货了。大部分品牌的电解质水均显示“采购中” “无货”“补货中”,电解质饮料冲剂粉末也“爆单”。
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帖称:“打开外卖软件,热搜第一名粥,第二名黄桃罐头,第三名电解质水。”还有网友表示,退烧药、电解质水、黄桃罐头都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生病了。
这还真有点“群魔乱舞”的样子。水和电解质是维持生命基本物质的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生命,各脏器生理功能所必需。可基本上,这些东西都可以通过正常的饮食摄入,根本不存在短缺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刻意补充。
不止是保健品食品,现在不断有新的药品被纳入专家建议,药品清单越拉越长,一些医生开具的家庭常备抗疫药品竟然多达上百种。有些商家,在抗疫的包装之下,一些普普通通的药品也被纳入抗疫的大筐中,贴上抗疫药品的标签,遭到疯抢。
有些药说它没用吧,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可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也说不上。还有一些药可不能乱吃,比如说退烧药,它要遵循一定的医嘱服用,有些还不能混着用,有些根本没必要用。现在很多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专家也说了感染病毒后,只要不是重症,是可以靠身体的免疫力自愈的。囤这么多药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根本用不上,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科学抗疫理性抗疫,不是药越多越好,也不是一有症状就灌药,而是科学备药科学防治,该用的时候用。可有些人无疑走偏了,被一种集体的情绪带偏了节奏。在盲目抢药抢货的背后,有非理性非科学的情绪在相互传染,也有利益勾连的阴影在作祟。你一恐慌,一些人则笑得合不拢嘴,各种传言以后,平常不温不火的商品突然爆红,到底是谁得益呢?
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发出权威的声音,不能让这些似是而非的药方和论调,抢占公众关注的视线。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