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一中项目建设方案征求意见中

2023-01-17 16:03  

浠水一中项目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的重要民生工程,是造福于浠水子孙后代的希望工程,也是聚集城市人口、拓展县城空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建设新一中,核心在设计。现将浠水一中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初步设想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诚邀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

浠水一中项目建设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

浠水一中项目位于“一河两岸”城东六桥东侧,勘测定界面积426.369亩,净用地面积356.102亩。项目总建筑面积138600㎡,主要建筑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行政综合楼、报告厅、风雨操场、学生宿舍、食堂等。

二、规划理念——“香樟伴莲池 学堂临山水”

整体规划创新性地诠释校园与城市、场地、功能、文化、环境以及未来的关联:从属于城市、依附于场地,而非唐突进入;鼓励交流、拥抱自然,不愿沉闷乏味;延续文化、奔赴未来,又非拘泥于传统。

(一)校园与城市,有机共生

规划设计以一纵一横两条轴线搭建十字骨架,形成“两轴、三心、四区”的规划结构。校园共设置4处对外出入口。其中,主入口设置在南侧,与西侧老城区主要交通来向和南侧规划公园景观形成空间呼应,上下学高峰期也可利用南侧规划社会停车场,避免校门口交通拥堵;北侧设置行政、后勤出入口;西侧设置教职工出入口;东侧设置宿舍与运动区出入口,方便学生生活区的出入、接送。

(二)校园与场地,经山理水

综合考量城市形象、结构、竖向、排水、土方、造价等因素,最大化保留原有西侧水域。东西轴利用现状地形高差,创造性的引入“双首层”——上层平台的建筑地面标高衔接周边道路的设计标高,下层(架空层)采用场地原始标高,串联学校主要建筑的架空层入口以及室外运动场,打造垂直立体校园系统和“无伞校园”,最大化减少场地填方量,节省造价。

(三)校园与功能,逻辑理性

方案将100个班级规模分为3个年级教学组团,与北侧的公共建筑组团通过“双层地面系统”紧密联系,来往方便。食堂、风雨操场位于教学区和宿舍区之间,服务半径最小。室外运动场置于校园东侧,作为校园的噪音“缓冲区”。行政办公与后勤流线位于校园北侧,相对独立。校园内车行交通和停车系统均沿外环设置,最大化实现人车分流,与师生步行系统互不干扰。

(四)校园与文化,传承发展

校园文化的延续,从建筑造型、景观、标识设计等全方面体现。以传统书院建筑为原型,建筑整体庄重典雅,通过现代设计的语汇来延伸、拓展古典精神。从运动场向核心区望去,丰富的建筑体量、屋顶形式以及共享平台,共同构成了一幅有韵律、有层次的典雅、现代的建筑组群,颇具百年名校的底蕴。

(五)校园与环境,生态人文

校园景观与建筑空间深度结合,打造立体园林式景观。沿南北轴依次布局校前广场、学校大门、“状元桥”、礼仪广场、校史长轴景观,形成序列丰富且对称庄重的景观氛围。东西轴自西向东形成一个连续且变化的溪谷景观,东为台,西为池,楼为山,路为溪,理性与浪漫交织,相得益彰。

(六)校园与未来,创新理念

一中的校园空间,反映当前新型教育理念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充分留白,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创新的立体校园、典雅的书院校园、先进的绿色与智慧校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能激发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校园。      不远的将来,浠水一中的莘莘学子漫步香樟路,诵读莲池园,伴阳光春风,勤学修身。他们的理想,从这美好的校园里启航。

浠水县第一中学项目建设效果

▲整体鸟瞰图

▲滨河路方向校园鸟瞰图

▲闻学路方向校园鸟瞰图

▲一中南路主大门人视图

▲“负箧园”效果图诚邀大家为浠水一中校园总体规划建筑风格和建筑色彩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

请发送至邮箱

522725643@qq.com

来源: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301/6510ac160718f47d22985ffbef46afc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