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丰收季。长江畔、丘陵地、大山里,黄冈406.82万亩的稻穗踏着秋天的旋律翩翩起舞,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9月21日,在团风县黄湖新村,种粮大户胡亚楠正在田间查看稻穗的饱满程度。今年,他流转稻田500余亩,实行小田并大田、全程机械化作业,种田效率大大提高。
团风县黄湖新村种粮大户 胡亚楠:从水稻集中育秧,到机械栽插,再到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再到最后的机收,我们是统一管理作业,一亩地可以收成1400斤以上,每亩可增收100斤以上。
团风县是我市粮食主产区和优质稻板块基地县市之一,年初该县就将27.2万亩粮食生产任务分解细化到乡镇。
团风县农业技术中心粮油栽培负责人 何涛: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集成,提高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带动全县优质稻生产面积发展到18万亩以上,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51%。
目前,全市建成优质稻规模化、标准化百亩核心示范点469个,千亩示范区98个、万亩示范片23个,粮食初级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藏粮于地还需藏粮于技。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单位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品种节优804,在麻城种植推广后,受到专家和种植大户的高度认可。
黄冈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涂军明:节优804是湖北省审定的第一个节水耐旱稻新品种,它能够节水70%以上,让我们种水稻像种小麦一样,目前在红安、麻城、英山、罗田等几个比较缺水的位置示范种植,今年面积5万多亩。
为稳产增产,我市还深入实施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开展技术指导600余场次。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全市夏粮面积70.17万亩,同比增加1.2万亩,增长1.74%;总产量15.01万吨,同比增加0.51万吨,增长3.49%。全市秋粮面积稳中有增,播种面积466.36万亩,同比增0.52%,预计总产量将达到241.85万吨,同比增3.64%;当前秋粮收获面积已超过82.6万亩,秋粮丰收在望。
“粮袋鼓”、“油瓶稳”。武穴市是湖北省“双低”油菜种植示范大市,常年种植油菜43万亩。当地积极推广新品种油菜“华油杂50”。
武穴市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吴海亚:丰产效果相当好,比一般品种增收10%到15%左右,亩产同比上年平均增产3.7公斤。
今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268.1万亩,油菜籽总产量达42.6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菜篮丰”,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上半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92.2万亩,同比增长2.97%,总产量175.66万吨,同比增长4.5%。全市生猪出栏284万头,同比增3.9%;渔业产量增加、结构优化。全市水产品产量33.52万吨,同比增长4.98%。
来之不易的丰收,为全年农业丰收注入信心。奋进当下,全市有力有序推进农业现代化,分区分类落细秋粮生产,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夯实“三农”底盘。
(黄冈广播电视台 记者吴佑喜 吴涵 通讯员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