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公司自主研发的膝关节产品介绍时,45岁的李娟神采飞扬,眼里闪着光。创业20年,每版产品迭代的时间点,在她心里连成清晰的轴线,轴线的终点是她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做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好的义肢产品,让更多残疾人站起来、站得好。
在2023年公布的省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上,李娟创办的艾格美康复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格美”)榜上有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中的领头羊,这意味着公司进入了冲击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储备种子库中。
选择进入康复辅助器具领域,是李娟经历重大人生变故后的决定。15岁,李娟在家乡鄂州意外遭遇车祸,造成左腿髋部高位截肢。“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李娟无法面对漫漫人生,甚至有了轻生念头,家人陪她来到武汉装配义肢。
在接受装配期间,李娟了解到,国内有大量残疾人存在需求,但装配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一颗种子就此种下。
几年后,她与爱人相识,爱人曾从事过义肢装配服务,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义肢装配成功将大大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其中至关重要的是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李娟希望,自己能成为为他人“撑伞”的人。2003年,艾格美成立,主要从事义肢装配服务。
“只有把技术做到极致,才能让残疾人走得更稳。”李娟介绍,如滚针轴承这一零部件,一旦耐磨度不足,会出现关节卡顿的问题。为了找到合适的滚针轴承,他们找来国内外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试验,才找到最合适的一款。
每次改进后,李娟是第一个试用者,和技术团队交流穿戴感受。达不到最舒适的状态,团队就继续死磕,“李总身上总是有一股子倔劲儿,你没法不被她感染”。
团队盯着150多个零部件,反复试验,逐一选取要使用的零部件,历经上千次试验。最终,关节由1500克减轻到1000克,屈膝角度由150度调节到125度,与人体膝关节屈膝角度接近,方便用户穿戴后蹲、坐,有效提升了舒适感和美观度。
2013年,反复打磨的产品研发成功,打算批量生产时,李娟的兴奋不亚于自己第二次学会行走。这也是在该类型上首个国内企业自行研发的气压膝关节产品。
上世纪90年代,类似进口产品装配定价超过8万元,而公司研发成功后的产品售价降到3万余元,至今还在更新迭代,已经改过十余个版本,国外产品被倒逼降价至6万元左右。
“目前,有患者已经使用这款产品超过十年”,李娟表示,国外部分厂家提供三年质保,艾格美把质保期定在五年,“这是我们自信的体现”。事实也证明,这款产品返修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如今,公司拥有3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十余款产品获得国际CE认证,等于拿到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数据显示,艾格美累计服务近4万名截肢患者,为20多万名骨伤患者提供了临床服务。从武汉走出的产品已销往马来西亚、墨西哥、印度等国家,订单量正在稳步提升。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