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体育浸润行动计划2024年河源市专项师资培训近日在河源高级中学举行,受浸润学校的220名体育教师参加了培训。华南师范大学按照浸润工作部署,对口持续帮扶河源乡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本次活动通过跳绳项目教学培训,将跳绳项目融入大课间等学校体育活动中,协同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特色。河源市教育局体卫艺科负责同志表示,“本次活动不仅为浸润区县体育教师搭建了教科研学习交流平台,还以跳绳项目培训为切入口,提高教师们‘学练赛评’的教学综合实践能力,希望以后能浸润更多乡村学校,不断推动我市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体育浸润工作的通知,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目标,将体育浸润纳入“双百行动”(百所高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坚持育人为本、特色发展、协同推进原则,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体育浸润工作的功能和预期,为“双百行动”打好助攻,助力实现乡村学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1年以来,广东省共有17所高校先后加入到体育浸润行动中,共对口帮扶了15个地市20个县区的50余所乡村薄弱中小学校,受益学生数超10万人。各浸润高校以促进帮扶学校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体育特色为目标,通过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强化专项训练能力、促进文化和社团建设、实习支教志愿服务、提供物资保障等六条路径实施开展浸润工作。
落实教学目标。按课改要求规范教学,落实浸润目标任务,每所帮扶学校开展1-2项学校体育常见项目或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运动特色项目,并覆盖全校学生。
紧抓师资培训。通过名师工作室、技能提高班、教科研项目、基本功评比等形式,对帮扶学校所在地区教师队伍进行专项培训(参培人员覆盖当地专、兼职教师70%以上),提高区域内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强化课后训练。发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师资力量,帮助学校建立专项运动队并指导课后训练,部分学校队伍在省市各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切实提高乡村学校学生运动队训练参赛水平。
组织实习支教。组织不少于10人的实习支教学生队伍,开展精准的帮扶工作,缓解乡村学校体育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提供紧缺物资。赠送帮扶活动所需的部分体育器材,缓解乡村学校体育器材紧缺问题,为体育浸润开展提供物质保障。
促进文化建设。以活动促文化,通过丰富“大课间”、校运会和“两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及学校社团建设,形成“一校一课程”“一校一社团”“一校一活动”的校园体育文化融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凸显和巩固体育浸润成果。
今年,广东省体育浸润计划进入“双百行动”新周期,新对接17个县域受浸润学校和师生的规模和数量预计整体翻一番,各浸润高校继续以“县域所需、高校所能”为原则、“授人以渔”为目标,向结对县域和学校精准提供浸润帮扶和志愿服务,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助力乡村学校体育全面振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