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中学(初中部)“师生共长”的育人密码:匠心筑梦点亮教育星河

2025-07-02 10:42   黄冈日报  




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张诚兰 王彬

这是一张优秀的成绩单——

5名教师获2024年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8名教师获“省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8名教师摘得市级说课、优质课比赛一等奖,3名教师新晋“黄冈市骨干教师”,2名教师获评“黄冈市优秀学科教师”;2022届毕业生赵镗翔以685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2024届毕业生潘虹宇捧回教育部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25名学子登上2024年湖北少儿春晚舞台……

这是一面闪着金光的荣誉墙——

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育部关工委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国防生源基地、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海军航空实验班优质生源基地、黄冈中学优质生源基地、黄冈市首届十星级文明校园、黄冈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当成绩单上的数字与荣誉墙上的奖牌交相辉映,黄州中学初中部正以“五育并举”为笔,“师生共长”为墨,在教育沃土上书写着独特的育人密码。这支以专业素养为基石、教育情怀为底色的教师队伍,正用躬耕教坛的坚守与匠心育人的智慧,让“州中品牌”在黄冈大地熠熠生辉。


育人密码一:

“党建+德育”深度融合,答好立德树人的时代考卷

“把党旗插在教育教学最前沿!”黄州中学党委书记石胜军介绍,学校将3个党支部建在年级一线,4个党小组嵌入教研组、备课组,织就“年级有支部、学科有党小组、课堂有党员示范”的立体化德育网络。为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了实践样本。

从健全党员领导干部支部联系点制度,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在党建引领下,张诚兰、王彬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为育人队伍注入新活力。

“以前种田的日子里,外公外婆就是用冲担,一担一担地把全家的口粮挑回来的。”清明时节,该校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开展了“缅怀先烈先祖”活动,初一(4)班宋肖宇捧着外公的冲担老物件,听长辈讲述“一担口粮挑全家”的故事。当老物件陈列在“家族记忆展”时,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成为最生动的德育教材。

赵镗翔与数学、英语老师合影

与此同时,红色主题研学中,学生们行走红军街触摸历史温度;爱国诗歌朗诵会上,《黄河颂》的铿锵旋律点燃少年的家国情怀。该校年均10余场次的沉浸式德育活动,让“为谁培养人”的答案愈发清晰。

“生物课上的绿植养护,原来藏着生命教育的密码。”该校市级重点课题《思政教育在各学科中的实践研究》结题获优秀,正是这种跨学科融合的印证。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主阵地,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和其它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跨学科综合育人。

大课间阳光跑操,师生同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育挑战节,“红军过草地”障碍赛,让体能锻炼与红色教育相映成趣。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四级预警网络,每月1次心理教研会精准把脉,每学期全员普查建立“一人一案”,开学季心理剧《破茧》等创新实践,被专家称之为“实现了党建与德育的化学反应”。当“健康心育”与“红色德育”双轮驱动,该校正以党建红引领成长绿,培育有信仰、有筋骨、有温度的时代新人。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德育重要载体:红色主题研学、爱国诗歌朗诵会、有声文学社读书征文、数学计算大赛,英语单词大赛、物理自制乐器大赛、生物绿植养护实践、手绘地图、等高线绘制比赛……该校“党建+德育”的融合实践,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照亮每个学生的成长瞬间。



育人密码二:

“课堂+教研”双轮驱动,既有质量“硬度”更有成长“温度”

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该校以课堂改革破题、用教研创新赋能,探索出一条兼具质量“硬度”与成长“温度”的育人之路。

“真正的教育质量,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黄州中学初中部党总支书记、校长朱全华的话在实践中印证:生物课的“校园生态观测”让科学探究融入日常,地理手绘地图活动里藏着家国情怀,物理自制乐器大赛中跳动着艺术韵律。这种将“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的模式,催生出李静宜、刘梓晗等一批“全面发展+个性鲜明”的卓越学子。

“十年寒窗,一朝梦圆。回顾求学路,还是常常想起在黄州中学度过的三年时光,想起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栽培、同学们的陪伴与帮助。”赵镗翔说,师恩难忘,感谢母校让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更难得的是,该校跳出“唯分数论”,构建起“培养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质量观,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每月一次随机推门听课,倒逼教师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朱全华介绍,学校以课堂为主阵地,构建“学、教、评一致”的教学新模式:优化自主学习课堂模板,开展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比武课等“以课引研”活动;设计基础性作业与分层作业,探索跨学科实践性作业等创新做法,让作业成为“成长诊断书”。2024年,教师在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中斩获5项大奖,课堂改革成效可见一斑。

在朱全华的教学日志里,一组数据格外醒目:每日3次教学巡查、每周16个备课组集体备课、每学期2次常规评价,正成为该校课堂提质的核心密码。

该校将“教学巡查、每周集备、每月作业检查、教研组大集备、期中期末评价”五大环节系统化,形成“发现问题—研讨方案—实践改进—成果固化”的闭环。5期教学质量分析会直击“跨学科融合”等痛点,2期课改论坛催生《寒假作业分层实施方案》,4期新教材培训孵化出《化学方程式书写》《寒暑假作业》等校本课程,让教研成果真正落地生根。

为助力教师成长,该校搭建“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国培省培”基地校、青年教师比武、名师示范课等多元发展平台,推动教师从“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型。青年教师秦国锐对此深有感触:“第一次上公开课,师父肖新平陪我磨课到深夜。她那句‘大先生要让每个知识点都带着温度’,至今仍铭记于心。”

该校还积极拓展教育视野,与岳阳十六中、麻城集美学校开展校际交流,既“引进来”先进理念,又“走出去”分享经验,双向赋能培育出4位正高级教师、1位特级教师和12位黄冈名师,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正如朱全华在期末总结会上所言:“教学质量没有捷径,只有把常规做到极致,才能为质量提升书写着既有分数‘硬度’、更有成长‘温度’的答卷。”


育人密码三:

“经师+人师”同频共振,“大先生”之光照亮学生成长路

“大先生”之“大”,首在育人担当。

该校将班主任队伍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力量,构建“三维赋能”培养体系:通过班主任论坛、季度班会课大赛、德育案例撰写工作坊等常态化培训,为育人能力“铸魂”;以“五抓”,即:抓常规管理、抓班风建设、抓家校协同、抓特殊学生疏导、抓学科教师协调为抓手,压实育人责任;每年开展“优秀班集体”“模范班主任”评选,通过事迹宣讲激活内驱力。让“大先生”的育人智慧渗透于日常管理的每个细节。

课堂,是检验教育成效的试金石。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让灯泡跟着‘指令’亮起来。”物理教师李春林手持电路元件箱走进教室,将“串联与并联”的抽象概念转化为“电路搭建挑战赛”。他先以动画演示电流路径,再将学生分成4人小组,发放灯泡、导线等器材。当第三小组的串联电路让灯泡亮起时,学生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他常说:“要让知识从课本跳进学生的手心。”这种“做中学”的灵动课堂,让学生们“爱上了物理”。

该校以“五亮五带五争”活动为载体,推动党员教师亮身份、亮承诺:带头上公开课争做高效课堂标杆,带头管理班级勇挑育人重担,带头帮扶学生践行爱生如子,带头攻坚课题深耕教学科研,带头联系群众服务师生需求。


教育叙事、青年教师大比武、班会课大赛、夕会评比、教研沙龙、课改论坛、推门听课、青蓝工程、送课下乡、志愿服务……该校党员教师以“一个榜样一面旗”的示范效应,让先锋力量在育人一线闪闪发光。

班主任张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有一次质量检测后,他发现学生文言文失分严重,此后连续一周晚自习,他都带着精心整理的讲义,逐句剖析经典篇目,从实词虚词到句式结构,讲解细致入微。这份严厉的背后,是对学生满满的期望,更教会了学生坚持和热爱。

“师德如尺,量的是育人初心。”该校通过《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师德考核表》压实责任,以年级自查自纠、选树“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等典型,将清廉建设融入教师成长全周期。在2024年度“校园十佳”表彰晚会现场,播放的师德微视频里,一个个暖心的画面,让“大先生”的形象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大先生”的育人温度,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化学教师兰琴英从教20余载,始终秉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理念,将化学实验作为教学核心。每届学生的第一堂化学课,她都会精心筹备一场精彩的“魔法秀”: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奇妙的变色等趣味实验轮番上演。她不仅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还引入AI技术,为学生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化学学科焕发出独特魅力。

“回首孩子的初中时光,班主任徐琼芳亦师亦友,教会孩子平衡学业与心态;徐威等各科老师牺牲课余时间耐心答疑,用专业与热情点燃孩子对学科的热爱。考试前夕,老师们暖心的鼓励和细致的关怀,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以生为本 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2025届优秀毕业生徐若曦的家长不禁感慨。

“让学生们在逐梦的旅程中,眼里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远方。”黄州中学初中部的教师们,正以“经师”的专业与“人师”的情怀,照亮学子成长路。

优秀班主任风采展示

丰胜:以德润心 以法育人

黄冈市骨干教师、黄冈市优秀学科教师。从教10余年来,他始终秉持“以德润心、以法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情境浸润+实践体验”的特色课堂,教学成绩斐然,多次荣获学校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所带班级学风优良,获评“黄州中学十佳班主任”。工作中,他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胡茂飞:立德树人 以身作则

8年体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多次获评学校“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深受师生和家长信赖。他以专业热忱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学中,创新设计趣味体能训练与竞技游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所带班级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连续三年居全校首位。担任班主任期间,推行体育委员轮岗制、班级联赛,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与班级凝聚力。

徐威:循循善诱 教学有方

黄州中学骨干教师、十佳青年教师,曾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主任”“中考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自任教以来,他以数学教学为切入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分层递进式”教学方法。担任班主任期间,他秉持“教育是师生互相成就的旅程”的理念,书写着师生共长的教育新篇。所带学生罗潇、赵镗翔等均被清华北大录取。

陈慧:用心从教 用爱伴生

现任黄州中学初三历史备课组长,先后荣获黄州中学“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校园十佳”“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深耕教育一线,以卓越的教学能力与育人情怀赢得广泛赞誉。她积极参与优质课竞赛、课题研究等各类教研活动,曾在黄冈市历史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黄冈市中考历史备考展示课评比中获一等奖。

郭俊:锐意探索 潜心教学

黄州中学初中部物理教师兼班主任。她始终以热忱进取的姿态投身教育事业,教学实践中,注重实验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善于通过鲜活案例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班级管理秉持“尊重引导并重”的理念,通过个性化沟通、主题教育活动设计等方式贴近学生心理,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何国华:率先垂范 身教感染

从事教育工作22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推行“班级自治”和“民主集中”等模式,设立“班务轮岗制”,培养学生责任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点滴进步,定期召开家长会和班级辩论赛,构建家校共育桥梁,所带班级的班风正、学风浓,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7/b8d97915dc1a5d09482109717fd2990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