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到心灵全维度护航,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暖力量”育人——服务如诗 守护如歌

2025-09-17 15:20  

8月3日清晨7点,黄冈科技职业学院遗爱湖校区,施工人员已在楼宇间穿梭忙碌。赶在2025级新生入学前,后勤团队正以“毫米级”精度推进校舍维修改造。

“安全舒适是底线,维修质量是生命线!”该校校长李友芳的这句话,融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日常行动。暑期持续40℃的高温,他们手执水平仪与卷尺,一遍遍校验墙面平整度、管道严合度与门窗密封性,汗水浸透工装,因为他们深知肩头担负的是师生安全与信任。

从何家湖校区300天建成“花海校园”,到供水管道破裂后1小时组建应急送水车队;从年均处理8000+维修工单的“秒响应”机制,到心理健康中心20年守护3000余名学子心灵的“黄科温度”……一组组数据背后,诠释着该校以“暖力量”践行服务育人的生动实践,将服务如诗,守护如歌的承诺,刻进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编织四季流转的校园浪漫

“真没想到,咱们黄科也有樱花大道、月季大道了,校园太美了!”漫步何家湖校区,学子们四季皆可邂逅成片花海,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当年何家湖校区项目建设成为全市项目建设的“黄科速度”传奇,其绿化工程,则是后勤保障与时间、自然角力的又一场硬仗,再次印证了“速度”背后的高效与智慧。面对工期压缩与季节限制的双重压力,后勤部门不仅实现了绿化与基建的无缝对接,更以创新突破自然规律,为师生匠心打造了一座四季皆景的生态花园。

月季、樱花、桂花、梅花……学校引入多样花木,确保“季季有花赏”。如今的何家湖,春日樱花灿若云霞,夏日月季姹紫嫣红,秋日桂花暗香浮动,冬日梅花傲雪凌霜。桃李园、竹林听涛、梅苑沁香、海棠破晓、石榴园等主题景观区星罗棋布,辅以千余棵栎树、紫薇等景观树木,校区变为名副其实的“花海校园”。每条道路都似流动的画卷,成为师生课余流连、拍照打卡之地。

“以前看樱花得专程去武大,现在校园里就能欣赏成片樱花。太幸福了!”孝感学子汤轩难掩兴奋。曾是武大樱花常客的他,特意邀请父母来校,父母亦对校园环境赞不绝口。甘肃学子戴婉婉感慨:“漫步花海,满目缤纷,学习压力仿佛都消散了。随手拍下花草分享亲友群,总能收获一片羡慕。”学生们这份由环境之美带来的愉悦与归属感,正是“暖力量”的无声浸润。

“美景不仅是用来欣赏的,更是育人的‘活教材’。”学校负责人介绍,为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学校创新开设“花海劳动课”。每到周末,学生们便卷起衣袖,跟着园林师傅学除草、栽树、修剪花枝。“看着它从幼苗长到开花,才真切体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深意。”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不仅升华了劳动价值认知,更深刻领悟了劳动创造美、珍惜成果的真谛。

★急难险重淬炼后勤“铁军”

“服务育人,使命必达。”这八个字是黄科后勤团队刻入骨髓的责任信条。

2024年的一个深夜,何家湖校区外供水主管道突然破裂,全校陷入停水困境,万名师生用水告急!后勤部门闻令即动,基建处副处长尹庆星夜赶赴团风协调市政部门抢修,紧急联动消防队与水厂,调用10辆大型运水车。不到一小时,供水车队集结,源源不断向校园输送“生命之源”。为方便师生取水,在宿舍区、教学楼、食堂等关键区域设置多个临时取水点,织就一张全覆盖的应急供水网。连续三天三夜,日均150吨的供水量,确保了师生学习生活如常运转,直至主管道修复通水。

“停水时真担心吃饭都难,没想到学校反应神速,不仅水来了,食堂也照常开放,学习生活几乎没受影响!”学生们由衷点赞,是对这支“铁军”的最高褒奖。

在遗爱湖校区,日常维护同样考验着后勤的担当。去年一场罕见的强对流天气突袭,校园内多棵大树被狂风连根拔起,堵塞下水道,积水内涝严重,学生寸步难行。灾情即命令!后勤处处长丁显明身先士卒,带头冲入滂沱大雨。在下水道入口,他徒手清理断裂的树枝,雨水浇透全身,手指被划破也浑然不顾。团队紧随其后,昼夜奋战。当次日晨光洒落,积水退去,学生们精神抖擞步入教室时,满身泥泞疲惫的后勤人员才悄悄撤离。

让学生们念念不忘的,不仅是这些惊心动魄的“大事件”,更是无数润物无声的“小温暖”:宿舍门锁故障,一个电话,维修师傅随叫随到、手到病除;窗帘遮光不佳,后勤人员耐心调试直至满意……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如涓涓暖流,深深烙印在学生心底。

★筑就学子心灵栖息的港湾

在黄冈科技职院,知识的殿堂旁,始终矗立着一座守护心灵的港湾。

从2004年简陋的心理工作室,到如今功能完备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黄冈科技职业学院用20年光阴,为学子们搭建起一座坚固的心灵“安全屋”。这里不仅是情绪的避风港,更是成长的助力站,让每一位追梦的黄科学子,都能在此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多亏了中心,我才能回归正轨。”河南学生杨紫(化名)如今坐在教室,自信阳光。曾经的她,深陷社交恐惧与学业低迷,甚至萌生退学念头。辅导员敏锐察觉异常,中心及时介入。在那间充满安全感的咨询室里,老师耐心倾听、专业引导,多轮深入沟通驱散了阴霾,帮她重拾信心,学业也迅速提升。

杨紫的故事并非孤例。学业压力导致失眠的学生,在这里学会与焦虑和解;害怕社交的学子,在团体辅导中渐渐敞开心扉。电话那头,家长们揪着的心终于放下:“谢谢老师,孩子回家爱说笑了,眼里又有光了!”这份转变,是中心价值最动人的注脚。

如今,这250平方米的空间,承载着“五心”级守护:安心咨询,私密的一对一心理咨询室,仅2024年已温暖接待117位同学;同心成长,团体辅导活动室定期开设情绪管理、社交技能等小组活动,让成长路上不孤单;知心探索,心理测评室运用专业量表,为学生绘制清晰的“心理画像”;舒心宣泄,运动宣泄室配备专业器材,成为释放压力的有效出口;静心对话,沙盘游戏室借助沙具,无声地帮助学生读懂内心世界。

“暖力量”已融入该校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校舍里精准到毫米的维修,是花海中润物无声的劳动教育,是急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更是心灵港湾里温柔坚定的守护,以最温暖的底色,为学子的成长护航。

记者 吴鹏  张松林  通讯员 黄俊

编辑 曹慧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9/003820a99cb93e45ed40e21ae455fcf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