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山东高考志愿篡改案被告获刑7个月 其母跪地求原谅……

2016-10-26 16:14  

 

昨天(25日)下午,山东菏泽单县一中学生陈作家篡改四名同班同学高考志愿一案在单县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陈作家犯破坏计算机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这件事中最最令人吃惊的是,这几人跟涉事考生没有竞争关系!作案动机仅仅是因为……嫉妒!

 

出于嫉妒,今年高考后,陈作家偷偷记住了四名同学的身份证号,使用初始密码登录报考系统篡改了他们的志愿,导致他们无法进入心仪的高校就读,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法院宣判 被告获刑7个月 

 

 

昨天下午3点,备受关注的“陈作家篡改4名同班同学高考志愿”一案在单县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陈某的家长以及被篡改志愿考生小田和小许、小朱的家长均来到庭审现场。审判员周博宣判称,陈作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后果严重,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考虑陈作家认罪态度较好,可从轻处罚。

 

“本院认为,被告人陈作家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数据进行修改、删除后果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确认。被告人陈作家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犯罪的实事、性质、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86条第2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陈作家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则抵刑期一日”。

 

被告人:不会上诉

受害者家属:不接受

 

在庭审现场,记者看到被告人陈某头发蓬松,胡须因多日未刮显示出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在听判决结果时,他面无表情,只是偶尔眨下眼睛。对于这一结果,被告人陈作家表示没有意见,不会上诉。

 

 

被篡改志愿的4名学生都在学校上课,没有出席昨天的庭审。“说是判七个月,除去羁押时间,也就剩四个月。”对于上述判决结果,除受害考生小凡的家属未联系到外,旁听的小田、小朱、小许的家属皆称不能接受。他们表示,判决结果改变不了孩子们无法进入心仪的大学就读的既成事实,所以不会原谅。“7个月我就能满意吗?他毁了我孩子的一辈子,我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把我孩子的志愿改过来我就原谅他,志愿改不过来我就不能原谅他!”

 

 

宣判后,陈某的母亲张女士忽然跪在受害者家属面前,希望得到谅解。

 

“原本估计最少也得一到两年,没想到却是七个月。”小田的姑姑田女士表示对该判决结果不能接受。“孩子正是因为第一次高考成绩不理想,才选择了复读。但在他马上要实现当警察的梦想时(报考江苏警官学院),却被人剥夺了,这对孩子该是怎样的打击?或将成为他一辈子解不开的结。”田女士的情绪变得激动,因不服判决,小田一家接下来将考虑上诉,小田的父亲也持这个观点。

 

 

“七个月,怎会这么轻?”对于判决结果,在记者联系到考生小朱的父亲后,远在青岛打工的他才知道这一消息。“我和孩子母亲一直在青岛打工,两次庭审都是委托孩子伯父去的,他还没将结果告知我们。”朱父表示,站在孩子的角度,该判决结果太轻,因为别人的篡改,孩子的十年苦读算是白费了,其一生也将因此改变,这笔账谁能付得清?

 

“相比较其他被篡改志愿的孩子,我的孩子还算较轻,至少专业是他喜欢的。”朱父说,另外三个孩子,尤其是上山东女子学院学前教育的小许和成为潍坊学院免费师范生的小田,影响最大。因不满判决,朱父表示将重新起诉,要求相应赔偿。

 

“我对这个判决结果也不满意,判得太轻了。”小许的母亲旁听了此次庭审,表示接下来会考虑上诉。身处山东女子学院的小许在网上得知了庭审结果,“虽然认为判决轻,但判决结果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小许告诉记者,他目前能做的便是接受这一现实,努力适应如今的大学生活。对于是否上诉,小许会遵循父母的意见。

 

父亲受刺激未能到庭
母亲跪求他人原谅

 

庭审后,记者对陈某做了采访。陈某称“很后悔对他们做这些事,也不知道怎么弥补他们。”他说,他当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自己是出于玩的心理。对于父母,陈某表示自己心里很难受,觉得对不起父母。

 

就在小田和小许的家长接受采访时,陈某的母亲张女士忽然跪在受害者家属面前,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张女士后来告诉记者,孩子犯了错,不知道怎么弥补,只能道歉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陈某的叔叔也旁听了此次庭审,据介绍,经过这件事,陈某的父亲受到很大刺激,因此没能来到庭审现场。

 

 

审判员周博表示,年轻人应当从这起案件中吸取教训,不能仅关注学习成绩,还应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被告人法律意识淡薄,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能给被害人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仅改变了被害人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作为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业,还要多学习法制知识,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受害者家属对一审判决结果不认可,可在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山东单县篡改志愿案回顾

 

●2016年7月31日,单县一中考生小许收到山东女子学院录取通知书,但该校并不在其当初报考的六所本科学校之内,遂报警。经查,同班有两人志愿被同学陈某篡改。

 

 

●8月5日,陈某被刑拘,经审讯,他曾进入自己五名同班同学的报名系统,其中四人志愿被篡改,另一人因分数低于陈某躲过一劫。

 

●经最终录取,超出一本线30多分且服从调剂的考生小凡,本可能被青岛科技大学录取,后就读山东理工大学。高出一本线19分的小朱有可能被新疆大学录取,目前就读于烟台大学。考生小田有可能被江苏警官学院录取,目前为潍坊学院免费师范生。小许因志愿被篡改,进入山东女子学院。

 

●10月17日,单县人民法院一审此案,陈某当庭忏悔,但有学生及家长称其缺少诚意。

 

●10月25日,该案一审宣判,陈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无论如何,

五个孩子的人生已经改不回来了。 

你怎么看待这次判决?

 

来源:央广新闻

编辑:姚 兰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1610/b15cdd3f1822cebab1bfa016ae1bab6b.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