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首日
记者搭乘了一趟
从深圳开往沈阳的Z186次绿皮火车
行走7省1市
跨越3100多公里
记录了35个小时的回家故事
“一年灯火盼人归”
今天带您踏上从南往北的这趟旅程
回家的行囊沉甸甸 像心里装了一年的思念
距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候车区的人流已经满满登登。回家的行囊沉甸甸的,像心里装了一年的思念。
记者:这一年在外面最想谁?
李学国 55岁 在深圳务工:想小孩们呗,这么大岁数,不能说想老伴。
大四学生 李忠瑶 22岁 在深圳实习:
给妹妹买了个手表,给妈妈买了项链。我爸本命年,买了一件红色的T恤,买了一个红色的围脖。我妈妈说红T恤给我爸,红围巾她要拿着,我就觉得及时行孝很重要。
有一条路,一年只走一次,但却再熟悉不过。从青春走到白发,一次次的离家,都是为了最后的回家。
记者:上车的时候,踏上归途的感觉是什么?
梁洪峰 39岁 在深圳务工:那一宿都没睡好觉。
郭玲玲 29岁 在深圳务工人:
在深圳,心都早已回家了。就感觉回到家里面,一切都值了。
记者:你最想谁?
闫木莲 在深圳务工:想爸爸妈妈,好久都没看到他们了。每次一说回去,老早就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到,去接我。
从深圳到沈阳 车里大多是去南方打工的北方人
回家的喜悦,弥漫在拥挤的车厢中。一阵掌声和歌声穿越嘈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兰满仓 52岁 在深圳务工:
我生在辽宁,长在黑龙江,现在居住的位置是吉林,东北三省我的老家。啥苦力活咱能干,啥苦力钱咱能挣,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下道就遭殃,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换来的金钱,花得比较实实在在。
兰满仓大年初六就离开家里一路南下打工,辛苦一年,工资到手。记者忍不住问了他一个经典的问题——你幸福吗?爱唱的他用歌声来回答, “幸福在哪里 ,朋友我告诉你……这段起高了,掐了别播”
Z186次列车从深圳到沈阳,南北横跨3100多公里。硬座车厢里大部分是像兰满仓这样去南方打工的北方人。
陈贵良 56岁 在广东河源务工:
在北方这个树冬天很少,广东人叫它金钱橘,栽到房子里面,青青的叶子,多好看。现在国家这么富,老百姓也想富起来,挣点钱,买个车;不挣钱,就买不了车子。
记者:在外面拼了十年,家里房子什么样?
陈贵良:盖起来了。
记者:车子呢?
陈贵良:也有了。
记者:儿子结婚的房子也是你置办的?
陈贵良:对。
记者:挺了不起的。
陈贵良:中国像我这样的人,比我伟大的人多了。
王海军和赵付英两口子没买到座票,赵付英抱着腿吃力地蜷缩在车厢的连接处。因为晕车严重,她已经有5年没回过老家了。这个腊月儿子要在老家结婚,路上再苦再难她也得回家。
王海军 赵付英夫妇 在深圳务工:她一回去受不了,晕车,走一路晕一路。
1月22日早上七点多,列车进入江西九江。
回家,简简单单两个字,却永远是最令人向往的事。
冯士红和丈夫2003年就到了深圳,丈夫在一家餐馆当厨师,冯士红做服装生意。辛苦打拼十多年,他们早就在深圳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
冯士红 在深圳经商:
我觉得深圳这个地方是有梦想的,一分钱没有的人也可以做老板,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我就特别佩服那样的人,我们来深圳的时候也是什么都没有,都是自己打拼,自己建立自己的家。
并不是所有人的终点都意味着团圆
清晨五点,窗外的沈阳城还在沉睡,而车厢里旅客们毫无睡意,大家整理着行囊,期待着到家的那一刻。
但在这辆列车上,并不是所有人的终点都意味着团圆。王贵东在乘警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40多年,今年是他跟车的最后一个春运。
沈阳铁路公安处 王贵东:
当时我走上海的时候,也是早上5点半到沈阳,那个时候天很冷了,我每次回家,出了车站,我老母亲都在出站口等着我,她说我就锻炼,实际上她是来接我。
记者:这回退休了,有时间了,可以跟妈妈好好过个春节。
王贵东:我老妈已经不在五六年了,不在了。
有些遗憾,再也不能弥补;有些亏欠,只能藏在心中。今年除夕,车队长赵泽强仍然会在岗位上度过,这将是他第25次错过和家人的年夜饭。
沈阳客运段客运二队车队长 赵泽强:
非常愧疚,非常内疚。我说句实话,我是一米八五,我儿子比我要高,我都不知道我儿子什么时候比我高的。
1月23日早上五点半,列车终于到达终点沈阳北站。
清晨5点40分,巡视完每节车厢后,赵泽强把这辆绿皮车送回到库房的家。在回单位的路上,赵泽强在一号站台停了下来。如今,赵泽强的儿子也成长为一名动车车长。他知道10分钟后,点完名的儿子,要在这里出发。
△赵泽强父子
春运不只在路上
它让亲人思念可以很快相见
让分离时光变得越来越“短暂”
春运就是最浓郁的“年味”
从来没有变淡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毛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