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在《长江日报》公布了《2018年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武汉市全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1100万。
武汉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公报显示,2018年,武汉市常住人口1108.1万人,比2017年增加18.81万人。武汉市统计局表示,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相比,武汉常住人口增加47.33万人,年均增加15.78万人。
据武汉市统计局统计,武汉不仅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常住人口在湖北省占比也在逐年提高。统计显示,2018年占湖北省18.73%,比2017年提高0.27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这表明武汉城市吸引力稳步提升。
武汉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公报显示,2018年,武汉市城镇人口889.69万人,比2017年增加17.82万人,增长2.04%。市统计局表示,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47.32万人,年均增加15.77万人。
市统计局说,2018年我市城镇化率在上年首次突破8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80.29%,比2017年提高0.25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0.88个百分点。这表明武汉市城镇化步伐在不断加快。
全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8.23‰
公报显示,武汉市户籍人口883.73 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94 万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4.79万人,死亡率5.51‰;自然增长率8.23‰。(记者马振华 通讯员 王青 陈阳)
记者观察:
武汉常住人口增加量高于北京上海
近期,各城市陆续公布当地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江日报记者查询北京和上海的统计公报发现,在人口增加量方面,武汉常住人口一年增加18.81万人,已超过北京、上海。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
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至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23.78万人,2017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2418.33万人,这意味上海一年增加5.45万人。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截至2018年底,武汉户籍人口为自然增长率8.23‰,北京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66‰,上海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
京沪“瘦身”、多个“新一线”将破千万
人口流动新动向透露城市发展哪些信号?
近期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城市人口版图正出现重要变化:北京常住人口近20年首次负增长,上海常住人口减少。与此同时,郑州、西安等多个省会城市的常住人口将突破千万。人口流动的新动向意味着什么?透露出中国城市发展哪些信号?
多个省会城市将破千万
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2.2万人,出现近20年来首次负增长。而另一座超大城市上海,2017年常住人口也比2016年减少1.37万。京沪人口同时“瘦身”是近年来首次出现。
与此同时,常住人口“千万级”城市即将增加。被称为“新一线”城市的郑州、西安、杭州等都有望加入人口“千万俱乐部”。根据“西安发布”于2018年底公布的数据,全市户籍人口数量接近1000万。
中国城市人口新变化,是宏观政策导向与个体自觉选择共同作用形成的。
北京重点高校硕士毕业生张欣,在北京公司总部工作一年后,去年主动申请到成都分公司工作。“看起来平台小了,但成都市场是蓝海,生活成本低且舒适。”张欣说。
1994年出生的杨东明是东北人,在北京上大学。他毕业找工作时,把简历全部投给了杭州、成都、重庆等“新一线”城市。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经历长期快速增长后开始进入调整期。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有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回流的现象。
人口迁徙背后是产业转移
人口迁徙的背后是产业的转移。58英才招聘研究院的研究显示,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排名靠前的三个是经济发展快、产业基础好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在这几方面,“新一线”城市近年来均进步明显。
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发挥区位优势,打造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朝“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凭借高教资源优势,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深圳一家网络通信设备供应企业工作了好几年的王女士说,她已经计划辞职到“生活成本更低、发展潜力巨大”的武汉工作。
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指出,2018届毕业生就业首选“新一线”城市比例(37%),超越传统一线城市(31%)。与此同时,麦可思发布的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显示,2017届本科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工作的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6%、74%、71%和70%。而同届本科生在杭州工作的就业满意度为75%,仅次于北京。
未来将聚焦精细化管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要推动城镇化发展,抓好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工作,督促落实2020年1亿人落户目标,提高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专家指出,应对人口流动新变化,要关注随之而来的公共管理新问题。部分城市在降低落户门槛之后,出现投机式落户购房的“户口空挂”,可能导致城市公共资源的设计、配置、使用等方面出现偏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宏源表示,吸引人才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最终落地的质量,要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上多下功夫,为引才搭桥铺路。
“新一线”城市不断增加的人口规模,将给城市精细化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中央党校教授汪玉凯表示,从城市空间和结构规划的顶层设计,到养老、医疗、教育甚至垃圾处理等,都需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改变过去的粗放式发展,避免简单“摊大饼”。
来源:武汉发布、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