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共黄冈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黄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07-24 09:34  

7月23日,黄冈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召开。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行动方案》《中共黄冈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决议》等重要文件。

今天上午,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多部门介绍解读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回答社会关注、媒体关心的问题。黄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围绕加快实施区域发展布局作主题发布。

一、“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提出的背景

开启“十四五”新征程,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科学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是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从全国看,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区域发展布局更加注重优势互补、开放合作,更加注重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更加注重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从湖北看,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建成支点”的战略定位,去年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前不久,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见,审议通过了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建成支点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从黄冈看,发展不够仍然是黄冈最大的实际,县域经济不强是黄冈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是制约黄冈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域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在全省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突出重围,闯出新路,必须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因此,着眼贯彻落实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继承和发展历届市委、市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立足黄冈市情,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考虑市域总体布局与空间功能、各版块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提出了构建“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以市域发展更好引领县域发展,以县域发展更好支撑市域发展。

二、市域发展布局的主要内容

“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从三个维度阐述了的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布局。

(一)加快主城崛起。做大做强市区是黄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行动方案》围绕增强市区经济实力、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出了具体举措。一是推动要素资源向中心城区聚集,大力发展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做实园区平台,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能级,到2025年市区经济占全市比重达到20%左右。二是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消费中心,打造区域创新引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是推进城市“东进、西拓”,以市区为核心,布局“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构建一体化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黄冈城区铁路枢纽。

(二)强化两带协同。两带即“沿江高质量发展带”“大别山绿色生态经济带”。《行动方案》提出,推动“两带”从点轴式向扇面式演进,打造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沿江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黄黄高铁,协同打造医药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集群,推进水、路、港、岸、产、城协同发展,打造百里长江风光带、千亿产业聚集带。山区县发挥大别山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文旅康养、食品饮料等产业,打造以绿色经济为特色的产业高地。

(三)做实多点支撑。《行动方案》围绕打造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点,抬高高质量发展底板进行了全面部署。一是对标全省“三百战略”,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整体争先进位,力争早日实现“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二是大力发展块状经济,支持每个县市区重点发展2个左右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竞争力强的块状产业集群。三是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