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黄冈广播电视台《媒眼看生态》栏目组来到位于武穴市大法寺镇李贞村的一秀农场。记者看到,冬日的暖阳洒在灌满水的稻田里,天鹅成群结队,或在水中嬉戏,或在田坎上休憩,时不时腾空飞起,场面蔚为壮观。
雪白的天鹅翩翩起舞,追逐嬉戏,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成为武穴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天鹅是对环境要求极为严苛的鸟类,但这里并没有大面积的湖泊湿地,生态资源禀赋并不优越,为何能吸引成千上万的天鹅来此栖息越冬呢?一秀农场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上又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呢?
“从来就没有想到过,那些栖息在天边、只在天空中翱翔、童话中出现的“东方莫斯科”——天鹅,跟我会有什么关系?”农场负责人钟一秀说道。“从2012年底起,每年秋冬陆续有天鹅等候鸟前来我们农场越冬,近年来越冬的天鹅数量基本都稳定在几千只,到今天已经在这里度过了10个冬天。”
农场负责人钟一秀正在向记者介绍天鹅每年10月份来一秀农场过冬,次年3月份再离开。
但2016年底的入冬时节,天鹅没有如约而至。她发现是因为天鹅年年来这里越冬,有的人就整天惦念着天鹅肉的味道了,政府部门收缴了他们的枪支火药,他们就在湖里拉上电线,通电电击天鹅;还有的村民买来现代杀伤性武器——超声波电动捕鸟器捕捉天鹅,一时间,天鹅受到惊吓,中途飞走了一大半。
为保障天鹅越冬安全,她奔走相告,推动派出所和野保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她不怕辛苦,每天在农场向游客讲解天鹅知识;她还和武穴教育部门合作,每年开展十多场公益观鸟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过来看天鹅,培养孩子们保护天鹅的意识。
因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一秀农场入选了武穴民盟天鹅保护基地。
钟一秀的丈夫李益民带着退役警犬在天鹅湖巡逻、修补防护网。
在钟一秀夫妇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当地保护天鹅的意识也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也越变越好。他们用行动诠释保护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在一路经历种种坎坷后,如今把一个生态水稻田经营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小微湿地,使之成了全国知名的“天鹅稻田”和“天鹅农场”。
(黄冈广播电视台记者 汪志俊 童话 邹建勋 孔欢 秦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