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苏东坡年谱
1036 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
农历十二月十九日( 公元 1037 年 1 月 8 日 ) 卯时 , 苏轼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苏宅 。字子瞻 , 一 字和 仲 ,别号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
1039 年( 宝元二年)
四岁 ,弟苏辙生。
1043 年( 庆历三年)
八岁 ,入天庆观北极院读书。
1044 年( 庆历四年)
九岁 ,入乡校读书。
1045 年( 庆历五年)
十岁 ,父苏洵赴京师游学 ,苏东坡自乡校归家 , 由母 亲程氏授书。
1048 年( 庆历八年)
十三岁 ,与弟苏辙拜在刘巨( 字微之) 门下读书。
1052 年( 皇祐四年)
十七岁 ,读书乡里。
1054 年( 至和元年)
十九岁 ,与王弗结婚 。王弗是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 之女 ,时年十六岁。
1055 年( 至和二年)
二十岁 ,游学成都。
1056 年( 嘉祐元年)
二十一岁 ,与苏辙随父亲苏洵经成都 ,取道长安赴 京参加举人考试。
1057 年( 嘉祐二年)
二十二岁 ,应进士考试 ,欧阳修得其考卷《刑赏忠厚之 至论》,颇为欣赏 ,取为进士第二 ,复试春秋对义 ,居第 一。四月初八 ,母程氏病故。父子三人奔丧回蜀。
1059 年( 嘉祐四年)
二十四岁 ,在故乡服母丧毕 ,十月启程还朝 ,父子三 人由眉山乘船出发 ,经嘉州、忠州 ,过三峡 ,岁暮抵 荆州( 江陵) 。其妻王弗随行 ,长子苏迈生于是年 。
1061 年( 嘉祐六年)
二十六岁 ,苏东坡与苏辙应才识兼茂科考试 ,先阁试 六论 ,后殿试制策 ,苏东坡入第三等 ,苏辙入第四等。 苏东坡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
1065 年( 宋英宗治平二年)
三十岁 ,返京 ,差判登闻鼓院 ,不久后得职史馆 。五月二十八日 ,妻王弗病故 ,享年二十七岁。
1066 年( 治平三年)
三十一岁 ,是年四月苏洵病故 ,享年五十八岁 。苏东坡兄弟护送灵柩回蜀。
1068 年( 宋神宗熙宁元年)
三十三岁 ,在家居丧 。七月丧期满 ,服除 ,续娶王闰之为妻 。王闰之为王弗堂妹 ,时年二十一岁。
1069 年( 熙宁二年)
三十四岁 ,举家还朝 ,任职史馆 ,上书皇帝反对王安 石激进变法 。三十五岁 ,二次上书皇帝反对激进变法。
1070 年( 熙宁三年)
三十五岁 ,次子苏迨生。
1071 年( 熙宁四年)
三十七岁 ,因与变法派意见不合 ,求外任 ,除杭州通判。
1072 年( 熙宁五年)
三十七岁 ,是年欧阳修去世 。少子苏过生。
1074 年( 熙宁七年)
三十九岁 ,罢杭州通判 ,除太常博士直史馆 ,改任密州知州。
1076 年( 熙宁九年)
四十一岁 ,接诰命 ,以祠部员外郎移知河中府 ,年底动身离密州。
1077 年( 熙宁十年)
四十二岁 ,接诰命 ,改知徐州。是年八月徐州遭遇大洪水 ,苏东坡组织筑堤抗洪 ,历时三月余 ,洪水退去。
1079 年( 元丰二年)
四十四岁 ,罢徐州任 ,改任湖州知州 。四月 ,何正臣 摘苏东坡《 湖州谢表》中的言语 , 指斥其“ 妄自尊 大”,舒亶、李定等就其诗文罗织罪名 。七月 ,苏东 坡在湖州被捕 ,投入御史台狱 ,发生“ 乌台诗案”。 经过多方营救 ,十二月结案 ,苏东坡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不得签书公事。
1080 年( 元丰三年)
四十五岁。
1 月 20 日
离京师赴黄州贬所 ,抵麻城岐亭 ,好友陈季常( 方山 子) 迎接 。作《 梅花二首》《 万松亭》《 陈季常所蓄〈 朱陈村嫁娶图〉二首》。
2 月 1 日
到达黄州 ,寓居定惠院。陈轼( 君式) 为黄州太守。 给神宗呈《到黄州谢表》。结识僧首继连 ,作《安国寺浴》《安国寺寻春》。作《与李公择书》《初到黄州》。3 月
作《雨中看牡丹三首》《海棠》《 黄鄂之风》。
4 月
过长江游武昌( 今鄂州市) 。与潘氏家族交往 ,作《 啜茶帖》《 五禽言五首》《京酒帖》。
5 月
游黄州西北三十里长江新生洲 ,作《 新生洲》。过 长江游武昌 。与王文甫( 王齐愈) 兄弟交往 ,作《 王齐万秀才》,作《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5 月 29 日
寓居临皋亭 。苏辙挈东坡家小来黄州 。作《迁居临皋亭》《 书临皋亭》。
6 月
作《 临皋闲题》《 晚游城西开善院 ,泛舟暮归二首》。
7 月 7 日
纳王朝云为妾 。上朝天门楼 , 与侍妾王朝云度七夕 ,作《菩萨蛮 ·七夕二首》。
8 月
黄州太守陈君式致仕( 退休) ,徐君猷接任 。孟亨之( 震) 为通判 。作《秦太虚题名记并题》。
8 月 12 日
乳母任采莲病逝。
9 月
作《论商君功罪》。
10 月
作《乳母任氏墓志铭》《 与朱鄂州书》。
11 月
冬至谢客入天庆观 。面壁燕坐修炼四十九天 。作《 答秦太虚书》。
12 月
《 石氏画苑记》《答李端叔书》。
1081 年( 元丰四年)
四十六岁。
1 月
东坡往岐亭 。作《游女王城》《浚井》《 红梅三首》。
2 月
老友马梦得向黄州知州求得黄州城故营地五十亩给苏东坡耕种 。作《 与王定国》《 与李公择》。
3 月
作《 书鸡鸣歌》《祭任师中文》。
4 月
作《应梦罗汉记》《 黄州上文潞公书》。
5 月
作《 少年游 ·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作《 东坡八首》。
6 月
作《记家藏雷琴》《 欧阳公论琴诗》。
7 月
作《送海印禅师偈》《 与王定国》。
8 月
作《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9 月
与徐守君猷会于栖霞楼 , 作《 南乡子 · 霜降水痕收》。画家米芾来访 ,画《枯木竹石图》。
10 月
得陈季常书报宋将种谔领兵打败西夏 ,作《 闻捷》《 闻洮西捷报》。作《饮酒说》《 书马梦得穷》。
11 月
作《杭州故人信至齐安》。
12 月
与徐君猷饮于临皋亭 。作《浣溪纱》五首。
1082( 元丰五年)
四十七岁。
1 月
郊游女王城 ,作《 出郭寻春和韵》。作《 浚井》《 红梅三首》。
2 月
在东坡侧修筑雪堂 ,作《雪堂记》。
3 月
作《寒食雨二首》《黄州寒食帖》。游兰溪 ,作《 浣溪沙 · 山下兰芽短浸溪》《西江月 ·照野氵弥氵弥浅浪》。
3 月 7 日
沙湖相田 ,作《 书吕道人砚》《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4 月
作《赠黄山人》。
5 月
四川绵竹道士杨世昌 自庐山来访 , 作《 蜜酒歌》。 作《怪石供》。赴大冶桃花寺 ,作《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6 月
张舜民来访 ,作《 书张芸叟诗》。游赤壁 ,作《 念奴 娇 ·赤壁怀古》。
7 月
游赤壁 ,作《 赤壁赋》。渡江至刘郎洑( 今属鄂州 市) ,在王文甫家作墨竹画 。作《 定风波 · 雨洗娟娟嫩叶光》。
8 月
方竹逸求东坡画竹 ,画《竹石》。作《徐德占并引》。
9 月
与徐守君猷饮于栖霞楼 , 作《 醉蓬莱 · 笑劳生 一梦》。
10 月
游赤壁 ,作《 后赤壁赋》。蔡景繁( 承禧) 嘱有司为东坡建南堂。
11 月
作《 书四戒》
12 月
四十七岁生日,置酒赤壁矶头。 郭兴宗、古耕道敬 酒,李委献《 鹤南飞》新曲 ,作《李委吹笛》。与巢元 修饮酒言欢 ,作《元修菜》。
1083 年( 元丰六年)
四十八岁。
1 月
复出东门 ,作《 复出东门 ,仍用前韵》。
2 月
作《 日 日出东门》《 寄周安儒茶》。
3 月
参寥( 道潜) 禅师自杭州来访 ,作《记参寥诗》。
4 月
作《 临江仙 · 夜饮东坡醒复醉》。徐君猷调任 ,杨 君素 任 黄 州 知 州。 苏 东 坡 代 巢 元 修 作《 遗 爱 亭 记》。
5 月
南堂落成 ,作《南堂五首》。
5 月 8 日
杨世昌离黄州回四川 ,作《 帖赠杨世昌》。
6 月
作《代黄檗答子由颂》。
7 月
作《初秋寄子由》《 跋先君与孙叔静帖》。前黄州太 守陈君式逝世 , 作《 祭陈君式文》。作《 书刘庭式 事》。
8 月
黄州太守徐君猷致仕( 退休) ,杨君素接任。 作《好 事近 ·红粉莫悲啼》。作《节饮食说》。
9 月
张舜民来访 ,作《西江月 · 重阳栖霞楼作》。《 西江 月 ·点点楼头细雨》
9 月 27 日
第四子遯( 幹儿) 出生。作《戏儿诗》。
10 月 12 日
夜游承天寺 ,作《记承天寺夜游》。
11 月 1 日
张梦得在黄州修筑快哉亭,东坡命名。苏辙作《黄州 快哉亭记》。作《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1 月
作《 书子由君子泉铭后》。前黄州太守徐君猷逝世 于道 ,东坡拊棺大哭,作《祭徐君猷文》。
12 月
巢元修辞归四川眉山。 作《 梦中作祭牛文》《 和秦 太虚梅花》。
1084 年( 元丰七年)
四十九岁。
1 月
神宗手札移苏轼汝州团练副使。作《次韵曹九章见赠》
2 月
与参寥、徐大正等人寻访黄州诸胜 ,作《刘监仓家煎 米粉作饼子余云为甚酥 ,潘邠老家造逡巡酒 ,余饮 之云莫作醋错着水来否 。后数日携家饮郊外 , 因作小诗戏刘公求之》
3 月
作《上已日》《记游定惠院》《赠黄州官妓》
4 月 1 日
宴请邻里于雪堂 ,作《 别黄州》《 满庭芳 · 归去来兮》。杨元素专使李翔请东坡道经兴国军。
4 月 6 日
告别安国寺 ,与继连畅叙旧情。作《黄州安国寺记》
4 月 7 日
离开黄州 。过武昌 ,夜行吴王岘 ,闻黄州鼓角 ,凄然泪下 。作《过江夜行武昌山上 ,闻黄州鼓角》。
5 月
苏东坡与苏辙相会。
7 月
抵达金陵 ,与王安石相会。
10 月
至扬州 ,作《 乞常州居住表》
1085 年( 元丰八年)
五十岁 ,诰命下 ,允许苏东坡在常州居住 。到常州 仅半月复接诰命 ,知登州 。十月到达登州 ,仅五天再接诰命 ,以礼部郎中召还京师 ,任中书舍人。
1087 年( 宋哲宗元祐二年)
五十二岁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8 年( 元祐三年)
五十三岁 , 因朝官攻击 ,上《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 札》。时高太后听政 ,特召苏东坡入内殿 ,告以神 宗生前器重苏东坡文才 ,加以挽留 。半年后 ,苏东坡再上《 陈情乞郡札》。
1089 年( 元祐四年)
五十四岁 ,苏东坡加任侍读 ,进读迩英殿 。论及时 事 ,为赵挺之等人攻击 。苏东坡恐不见容 ,接连上 章乞外放 。三月 ,除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是年苏辙出使契丹。
1090 年( 元祐五年)
五十五岁 ,在杭州任上 ,疏浚西湖 ,修六井 ,筑长堤。
1091 年( 元祐六年)
五十六岁 , 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 因苏州、湖州水灾严重 ,苏东坡绕道观察灾情,上书请求赈灾。 后 , 御史贾 易 等 人 弹 奏 苏 东 坡 在 神 宗 死 后“ 作 诗 自 庆”,并讽刺熙宁新政。苏东坡上札自辩,并再乞外 郡 ,遂除龙图阁学士知颍州。
1092 年( 元祐七年)
五十七岁 ,在颍州任上接诰命 ,改知扬州。八月 , 以 兵部尚书召还。 十一月 ,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 学士守礼部尚书。
1093 年( 元祐八年)
五十八岁 ,妻王闰之去世,年四十六。 苏东坡再遭 弹劾 ,出知定州。 高太后也于是年卒,哲宗亲政。
1094 年( 绍圣元年)
五十九岁 ,屡遭贬谪 ,最后授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 不得签书公事。 后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 置 。苏东坡遂命次子苏迨携家归宜兴,与长子苏迈 同住 ,与少子过、妾朝云前往惠州。
1096 年( 绍圣三年)
六十一岁 ,贬居惠州 ,七月妾朝云病亡。
1097 年( 绍圣四年)
六十二岁 ,长子苏迈携家人赴惠州与苏东坡团聚。 然朝臣重议苏东坡罪,再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 置 ,不得签书公事。苏东坡处置后事 ,与家人诀别。 五月 ,苏东坡与苏辙相会藤州,同行至雷州分别 ,登 船渡海,到达昌化军贬所( 今海南儋州) 。
1100 年( 元符三年)
六十五岁 ,接诰命 ,以琼州别驾廉州安置,不得签书 公事。六月 ,苏东坡渡海抵达雷州,在廉州接诰命 , 迁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居住。 十一月再次接到诰命 , 复朝奉郎 ,提举成都玉局观任便居住。 苏东坡遂继 续北上。
1101 年(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六十六岁,七月二十八日(公元 1101 年 8 月 24 日 ) , 卒于常州。
1102 年( 崇宁元年)
闰六月 ,葬于汝州郏城县小峨眉山,苏辙作《亡兄子 瞻端明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