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市近年来积极推行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一所城区学校牵头,与多个乡村学校结对共建。今年秋季开学季,全市165个教联体如期迎新。
打节拍、练跟唱,在黄梅县杉木乡王寨小学,孩子们在万炉红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新学期的音乐课,这也是该校第一堂由专业教师教授的音乐课。
黄梅县第七小学教联体王寨校区校长 陈飞雄:以前上音乐课老师都是兼任的,通过光盘还有网络里面唱一句,学生也跟着唱一句。
万炉红来自10公里外的黄梅县第七小学,这个学期,她每周要到王寨小学“走教”两天。
黄梅县七小教联体专业音乐老师 万炉红:我觉得孩子们那种渴望音乐的眼神,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我确实被需要。
王寨小学教学力量薄弱,生源流失严重。两年前,黄梅县试点推广融合型教联体建设时,将王寨小学与其它两所乡村小学委托给黄梅县七小进行“一校制”管理,三所小学变身七小教联体的三个校区,在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与七小同步,老师的工资待遇、晋级晋升也归口到“教联体”统一管理。
黄梅县教育局局长 吴旭东:教联体组建坚持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前是我和你,是支教和被支教的关系,现在是我们是一家人。
更大的变化是,政策规定教联体内每年教师交流的比例不低于10%。今年秋季,黄梅县500多名教师通过送教、走教等形式,在城乡学校之间双向交流,帮助乡村学校把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开起来。
黄梅县七小教联体法人代表校长 柳直杰:‘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这虽然是句玩笑话,但在以前农村确实存在,教联体成立之后,我们整合6个学校的教师,资源解决了教师专任化问题。
让农村孩子“上好学”,我市以黄梅试点为基础,以县为单位,全市域一体化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在现有900多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中,选取165所优质学校作为核心校,与不同行政地域的学校组建在一起,形成新的教联体。
武穴市市第四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 喻喜志:相同的是,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变,收费政策不变,教师待遇不变;不同的是管理方式转变了,优秀教师下去了,教育教学同步了,优质资源共享了,文化建设融合了,考核评价一体了。
今年,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黄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何兰田: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持续强化跟踪指导,科学部署建好融合型教联体深入推进工作,确保教联体“联”出特色、“联”出效益、“联”出成果。
来源:黄冈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