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环顾四周,只见一片青山绿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竹子味道。
秋风渐起,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却也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仿佛可以飞翔一般。
苏轼诗词展示
“难道我已经死了?”苏轼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就在这时,一个空灵的声音响起,“不,你只是涅槃重生,只有非凡机缘的人才能够来到这里。”
苏轼听闻心中已了然,“原来是这里,终有机会能故地重游。”
「黄冈」,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古时又称「黄州」。这里是被苏东坡称为第二故乡的城市,是其人生历程中重要的一座里程碑。
人人皆知苏子文采冠绝天下,殊不知黄州——如今的湖北黄冈市,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仅“东坡居士”这个别号产生于黄州,苏轼更是在黄州写下753篇作品,如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前、后《赤壁赋》,被誉为“古今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享有天下第三行书之称的《寒食帖》……由此,苏轼步入创作的辉煌时期。
图源纪录片《苏东坡》
台湾诗人余光中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他要去旅行,一定选择与苏东坡同游,因为他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沧海桑田,当年的黄州早已发生巨变,现今的黄冈,处处留下了苏东坡到过的痕迹。
苏轼黄州遗梦
人生转折与诗魂长存
东坡赤壁 图/叶恒
公元1101年,在去世前两个月,苏轼路过金山寺时,看到好友李公麟为其所作画像,彼时他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尽头。回首自己一生,苏轼作诗一首: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坡赤壁 图/陈威霖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又何尝不是苏轼对自己的人生脚注,相比于早年间的春风得意,反而是在“乌台诗案”后遭贬谪之地,心生最多感慨。
东坡赤壁 图/陈威霖
转瞬间,苏轼经历了从备受羡慕、甚至皇帝都对其赞赏的巅峰,到落魄失意、需要亲自耕种来维持生计的低谷。在黄州,他曾经的骄狂和自傲,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得宽容和豁达。
东坡赤壁 图/陈威霖
回顾苏轼一生,用大起大落形容最为贴切。他曾身居高位人人景仰,而在低谷时却无人问津。黄州可以说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遗爱湖三苏亭 图/陈威霖
走在黄冈的街头巷尾,仿佛能感受到苏东坡的存在。他的诗句在风中飘荡,他的思想在岁月中延续。
东坡赤壁生感慨
两赋一词传千年
东坡赤壁 图/陈威霖
位于古城黄州的「东坡赤壁」,苏轼曾在此“三咏”,留下千古传唱的“两赋一词”,即《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自此,“文赤壁”成为文人怀古咏史的游览胜地。
苏轼像 图/陈威霖
《赤壁赋》文不过千字,却暗藏人生指南。“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它劝说落魄之人不再妄自菲薄,也告诫得意之人谦卑恭敬。
图/陈威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苏轼谪居黄州两年余时所作。他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图/陈威霖
「东坡赤壁」,又名黄州赤壁,文赤壁,位于古城黄州的西北边。因有岩石突出像城壁一般,颜色呈赭红色,故称之为赤壁。
图/陈威霖
位于赤壁最高处的「栖霞楼」,系宋代黄州四大名楼之一,有“江淮绝胜”之誉,因楼背山面江,落日时晚霞染红大江,照映楼身如霞归栖,故以此命名。
图/陈威霖
苏轼在黄州生活期间,持躬耕作,扁舟草屐,放浪山水间。当你也走入苏子曾到过的地方,照见那晚让人忘却心事的明月,不知是否会生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图/叶恒
苏子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他认为缺少肉食只会令人变瘦,但如果没有竹子的陪伴,人会变得庸俗。东坡赤壁内,处处见竹影。
图/叶恒
青云塔上生朴树
逆旅人生做行人
图/陈威霖
「宝塔公园」位于黄州城区的南面,以始建于唐显庆三年的安国禅寺和始建于明万历二年的青云塔为主。
图/叶恒
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来此处,听晨钟暮鼓,结识了安国寺方丈继连。他于困境中寻求生活的乐趣,感悟心灵的清静,进而实现一次涅槃。
图/陈威霖
青云塔,又名文峰塔,以长方形青石砌筑,高七层,八方形,按八卦方位定门名,塔内台阶一百三十八阶,螺旋至顶;塔外层层八角飞檐上挂有铜铃,风动铃响,悦耳悠扬。
图/陈威霖
大叶朴树生于青云塔顶,主干三米有余,离地数十米,无土无泥,根深塔内,久涸不枯。虽经悠悠岁月,仍不失苍翠;虽饱经沧桑,却生机蓬勃。
图/叶恒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彼时他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图/叶恒
苏轼与徐君猷每逢春天相聚于此饮酒、烹茗,也正是在此地,他写下广为流传的《遗爱亭记》,“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
图/陈威霖
虽被贬至此,但苏轼仍旧心系黄州百姓生计。和继连一同拯救鄂黄溺婴,在安国寺旁修建“放生池”。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这也道出了苏轼临别时对黄州的不舍。
图/叶恒
青云塔见证了苏轼从“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心境之变。
如今,游人伫立此处,亦可跟着风声,感受历史的脉络和幽远的呼吸。
图/叶恒
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其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用文字描绘着江山美景,抒发着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在苏子笔下,山水变得灵动起来,情感变得深沉起来。
🔍景区介绍
// 东坡赤壁(4A景区)
💰景区挂牌价:
成人票40元/人;学生票/儿童票/老年票20元/人;
☎咨询电话:0713-8358454
📍景区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黄州城栖霞路赤壁桥旁
🚗自驾:导航东坡赤壁
🕑营业时间:8:00-18:00,17:30停止入场
// 宝塔公园
📍景区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西湖一路11号
🚥交通路线:到达黄冈西站后,可乘坐1路公交车到宝塔公园站下车
🚗自驾:导航宝塔公园
// 遗爱湖公园(4A景区)
📍景区地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赤壁大道78号
🚥交通路线:到达黄冈西站后,可乘坐6路公交车到黄冈市中级法院站下车
🚗自驾:导航遗爱湖公园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黄冈见证了苏东坡的起伏人生
也承载着东坡文化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冈
感受苏东坡的智慧和情怀!
来源:湖北文旅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