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给黄冈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启示

2024-06-03 15:02  

《黄冈日报》4月4日拿出1个版面,专门介绍一批新农人探索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成效,读后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放下报纸沉思,似乎可以从中窥视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些路径。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智能化、集约化。在工程农业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对农作物生长全过程实行智能化管理;利用人工智能开设无人农场,利用手机或电脑,对生产全过程实现无人操作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可使播种密度更均匀,水肥管理更精准节约,病虫防治更规范,市场预测更科学,产品销售渠道更畅通,生产率更高,并减少人工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是农业现代化的一次大飞跃。

农业的效益在产业化、品牌化和思路创新。改变单纯卖原料的思路,用发展工业产业链的思维,对原料进行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尽力提升其价值,是实现农产品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是产品畅销的加速器。要想产品被消费者认可,必须注册商标,创出过硬的品牌。还必须积极摸索,创新生产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市场走俏的新产品或新品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益。武穴市大法寺镇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变单纯生产油菜籽,为先生产市场畅销的菜薹,仅此一项每亩就收入5000元,远远高于油菜籽的收入。不断创新销售方式,要拓展销售渠道,实行线上线下并举、批量销售与特色化销售并举、集团订货与直播带货结合等灵活多样的销售方式,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让货畅其流,以销促产。

农业的未来在产品的绿色化、服务的社会化和生产的标准化。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都希望吃上安全放心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身价因此不断飙升,有的甚至比普通的同类食材高出数倍。黄梅谦益农业创办人李明攀摸索出的路子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标准化生产是稳定产品质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需要。一方面,应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为国家制定行业或单项生产标准贡献黄冈智慧。

欲将产业做大做强,必须积极利用社会分工,将一些生产或销售环节的事交给社会服务企业去做,而用更多精力做好自己该做的要事大事。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指导和扶持农业服务企业的发展壮大,引导服务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多更优的社会服务。

来源:黄冈日报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406/6ea322a571c08c68615420d8c22f413c.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