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讯(通讯员万为喜)近日,记者从黄冈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该局创新打造“普法+”宣传模式,大力开展农业综合执法“稳粮保供”系列执法行动,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全面优化全市农业行业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黄冈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成势见效。
宣传+服务,让普法更加“入心”
3月15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黄冈遗爱湖广场“放心消费在黄冈”宣传周活动时,执法人员面对面指导群众选购种子注意事项。
活动当天,通过展板展示、资料发放、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如何识别假劣农资及购买、使用农资的注意事项。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份,接待咨询群众60人次。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打造“普法+”宣传模式,深入开展农业农村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重要节点积极开展送法进农村宣传活动,并大力发掘地方特色资源,运用黄梅戏唱响“八五”普法宣传,提升普法工作深度和广度。同时,在执法过程中面对面开展以案释法,在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培育等公共服务过程中,向农业生产经营者宣传普及涉农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市场主体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2023年农民丰收节期间,全巿共举办集中普法活动30余场次,参加学习培训的市场主体200余家,发放普法宣传资料5000余份。全年依托全省“‘三农’法治大讲堂”1+N宣传矩阵,通过“两微一端”等线上渠道发布普法宣传报道100余篇,用心讲好黄冈“三农”法治故事,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夯实法治政府建设群众基础。
法理+情理,让执法更加“暖心”
“此次执法检查不予罚款的决定,不仅是对企业的一次警醒,更是对我们的一种鞭策,这种做法非常地有人情味。”罗田县凤山镇肉类食品公司负责人说道。
“我们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记录不完善,存在填写不及时的问题。但考虑到该企业系首次违反此类问题,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同时经调查了解,该企业目前正处于经营困难期,内部人员不稳定,员工流失比较严重,综合考虑后我们决定不予罚款,给予该企业7天的改正期限,并向该企业负责人阐述了该问题的潜在危害后果。”罗田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进入销售旺季。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聚焦农资质量、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十年禁渔”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稳粮保供”专项执法行动,严肃查处农资“忽悠团”和网络越区违规售种等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品、私屠滥宰、病死畜禽被“调包”等违法行为,为全市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各类农资经营门店713家,排查农业机械799余台套,整改安全隐患15处,查处涉牧违法案件9起。
同时,结合党员干部“千人进千企”活动精神,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制定并公示本部门“两轻一免清单”,综合违法情节轻重、违法次数、改正态度等情况,分别采取以普法宣传为主的“事前提醒”、以教育免罚为主的“首违不罚”和做好处罚过程中的“罚中释疑”三种不同的执法方式,通过“以案释法”讲透法理、“警示教育”讲清事理、“换位思考”讲通情理,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3年,全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共立案573起,挽回损失100万元,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9份,作出减轻处罚企业12家,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惠企+便民,让服务更加“贴心”
年初,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对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进行通报,我市黄州区、黄梅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项目名列其中。
2023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推动全市农业农村行业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
下好政策惠企“先手棋”。先后出台《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收集整理省、市支持产业发展的26项相关优惠政策,编制《涉农企业惠企政策汇编》并广泛宣传、转发,提高政策知晓率。深入开展“千人进千企”活动,工作专班先后多次赴包保服务企业走访调研,帮助解决设备落后、运输不畅、融资困难等问题。
用好改革便民“关键招”。深入推进“证照分离”,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渔业捕捞许可审批、水产苗种生产审批、动物诊疗许可证核发、兽药经营许可(不含生物制品)核发等5个事项、46种材料实行告知承诺或容缺受理,全市告知承诺办理14件。深化推广“一事联办”,统筹推进本部门牵头的省定主题“水产养殖企业开办一件事”“畜禽养殖场(不含野生动物)一件事”和市自主推进主题“养殖业(一业一证)”测试任务,全市“一件事一次办”共办理43件。
打好法治护航“组合拳”。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建立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共检查市场主体323家,发现问题线索37个,立案2起。落实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积极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全市农业农村系统8条行政处罚信息均已完成信用修复。深化农业市场主体“法治体检”活动,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印发2024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计划,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助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
来源:黄冈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