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互管平台 推行生态补偿——红安县探索倒水流域跨界联防联治机制

2024-12-03 09:29  

本报讯 (通讯员王姝琪)近两年来,红安县积极探索倒水流域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建立污染通量管理平台,完善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及时签订执行联防联控协议,大力提升倒水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水平,较好地促进倒水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跨界流域治理一直是水污染防治的难点。红安县境内倒水河贯穿全境,上游经河南省新县入境,下游出境流向武汉市新洲区,探索建立倒水流域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治机制迫在眉睫。

探索生态补偿标准,谋定“总基调”。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起草《倒水河流域跨市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协议》,以改善倒水河水环境质量、保护倒水河水生态环境为目的,实行倒水河流域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协议”。上游来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资金奖励;来水水质劣于目标要求,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提供污染补偿。

协议将倒水河流域由红安县出入境有关断面纳入监测范围,约定考核要素包括水质类别和主要污染物因子。水质类别考核目标为Ⅲ类,主要污染物因子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按月考核并预核算补偿情况,下一年度初对上一年度的全年补偿资金进行核算、结算、拨付。上游来水水质达到基准类别但水质类别未提升档次的,实行主要污染物因子补偿。针对主要考核指标,分别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根据不同浓度设置对应的补偿金额。生态补偿资金的具体汇集保管、结算方式由协议地区财政部门商议。生态补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于倒水河流域范围内水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倒水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签订执行联防联控协议,把好“方向盘”。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已与河南省信阳市生态环境局新县分局签订《倒水河、檀树岗河、七里坪河跨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新洲区分局签订《倒水河红安县河段、新洲冯集河段跨流域上下游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联防联控协议》中明确倒水出入境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络员,轮流组织召开联席会,通报交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研讨相关经验,共同提高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应对能力。结合流域环境风险特点,吸纳相关领域专家,建立完善环境应急专家库。适时组织跨区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和轮流组织跨区域联合检查,由市级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实施,将跨界、交界的环境监管“死角”提升为区域监管重点,突出重点行业、重点时段,覆盖应急全过程,共同预防跨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

开展隐患排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建立上下游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跨县流域水污染信息通报制度,开展联合监测。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加强辖区内流域环境执法,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不定期地组成联合检查组,共同对两地水污染防治情况开展抽查检查,预防跨界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建立污染通量管理平台,用好“一张图”。为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提升倒水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水平,完善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精准掌握倒水河流域入河污染物通量,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红安县分局积极努力构建入河污染物总量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可研编制并立项,正积极申报中央资金。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412/7910b517924a6262e705a77d9b4d3be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