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是指那些让人感到不适、痛苦或困扰的情绪,通常被认为对心理或社交状态有消极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努力避免负面情绪对身体造成伤害。
负面情绪有悲伤、愤怒、焦虑、内疚、嫉妒等主要表现形式。负面情绪的产生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经济、工作或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压力。负面情绪短期内可以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如因失败而导致的自责,可以提醒自己汲取教训,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如果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传统中医认为,病由心生,忧则伤身,抑郁伤肝。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严重的负面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而且对人的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肌肉骨骼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抑郁症。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得心药医。负面情绪主要是由心理认知造成的。要避免负面情绪对身体造成伤害,首先要调整心态。要用积极的心态乐观地看待现实,既然你无法改变现实,就要接受现实以减少焦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基础,合理确定工作、生活乃至人生目标,切莫盲目攀比,把目标定得过高而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挫败自己的自信心。应适应自己的状况,主动调整生活方式,努力做到规律作息,保证休息和睡眠;均衡饮食,既要保证营养,又要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加强锻炼,亲近自然,实践表明,适当锻炼和亲近自然,可以放松情绪,有益身心,有条件可经常外出旅游观光,拓展视野,愉悦内心;听听音乐,舒缓压力,消除疲劳,解忧除郁;加强人际交往,找知心朋友倾诉,让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积极参加一些健康的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学习并展示自己的特长;培养兴趣爱好,让生活更加充实。心情不好时,不要看悲情类的电影、电视和短视频,避免因共情影响而加深负面情绪。“忙”是缓解生活工作压力、医治负面情绪的良药,应努力使自己忙起来,让负面情绪难有可乘之机。
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让自己走出负面情绪的困扰,最好找心理医生咨询,必要时可借助药物帮助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