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罗田:荒山蝶变“金土地” 秃岭崛起“幸福园”

2025-03-16 08:48  

3月11日,走进黄冈市罗田县三里畈镇邱家河村,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坡已化作金黄的油菜花海;黑山羊育肥园内,黝黑的羊羔在工人精心照料下膘肥体壮;蜿蜒的柏油路直通村舍,产业路延伸至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播撒一年新希望……

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盘活土地资源,这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小山村,以土地要素保障破解发展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端牢饭碗:1400亩荒地变粮仓

早春时节,邱家河村徐家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经过土地整理后的耕地整齐有序,农民忙着翻地松土、播种运肥,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早的画卷徐徐展开。

“复耕的山地土质肥沃,大家抢着种。我去年认种3亩多地,花生亩产近300斤。”4组村民邱喜潮正手扶农机耕地,笑着说:“今年还要种上玉米、黄豆,趁天气好,把地翻了,准备播种。”

在村部漂亮精致的休息长廊里,邱家河村干部郑超介绍,通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该村“找回”100多亩撂荒坡地,二三十农户积极“领养”,每户喜获花生油50多公斤,大家积极性更高了。

2022年9月,邱家河成为省级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助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村。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班进村,在邱家河及周边錾字石、夏家铺等村大力推动荒地改造、旱改水,整合碎片化土地,新增耕地1474亩。

“我们在全市率先实现当年动工、当年完成备案入库、当年生产见收成。新增耕地2023年全部种上了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总产量超过50万公斤,达到稳粮增收的良好效果。”罗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整治中心主任徐志敏说。

助力振兴:92亩山地上立起亿元产业园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不仅实现新增粮食产能,更将周边村零散的建设用地集中置换,释放占补平衡红利,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邱家河村黑山羊育肥园位于试点项目核心区,是罗田县充分利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双重试点机遇打造的精品之作。总投资1.3亿元、占地92.3亩的园区,集饲料加工、黑山羊育肥、光伏发电于一体。

两年前,这里还是荒山野岭,如今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育肥产业园。整齐划一的栏舍,宽敞明亮的厂房,“咩咩”声此起彼伏,养殖户心里乐开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名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接受央媒记者采访时说:“罗田县黑山羊养殖形成了‘养殖公司+大户+农户’的模式,带动15个县养殖黑山羊约20万只,生产的鲜羊肉产品销往全国21个省市。”

产业振兴的成果不止于此。试点项目区内的錾字石村以“柿里牧歌”农文旅区为品牌,打造整村运营的田园综合体,2023年10月开园至今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食用菌基地、菊花种植园、甜柿育苗基地等特色项目遍地开花,带动片区村民人均年增收8000元。

推进试点:穷山窝变成“六美村庄”

邱水兵的老家在邱家河,从部队退休后迷恋上大变样的家乡,选择回村重修老宅。他说:“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多了,过去不想回,现在是回来住着舍不得走。”

邱水兵的话很好地体现了试点给邱家河带来的变化。以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为实施路径,试点同步完成邱家河村人畜饮水设施、水塘整治,以及文化中心、广场、房前屋后绿化等一系列民生工程。

村民主动投工筹钱,20多家农户主动拆除“五小”建筑,积极为村庄建设贡献力量。仅孝德文化广场一个项目,上百户村民捐款12万元,投工600余人次,折合资金6万余元,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

邱水兵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为广场捐资,义务为文化长廊题写牌匾,忙得不亦乐乎。他说:“过去贫困人口多,不少群众生活苦、环境差。现在穷山沟变成了产业富美、环境优美、风貌精美、民风淳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六美’村庄,家乡才是最好的养老地方。”

邱家河村的蜕变,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生动实践。未来,这片热土将续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交融共生的新篇章。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3/ce3c991a59aa9bd9ddc984e233480be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