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田野
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教联体是一校四区,曾有一段时期,由于书记和校长权力关系不清,在学校管理中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一定程度制约了学校发展。
作为教联体书记,必须正确理解“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核心意涵,不能把“一把手”变为“一把抓”,随意越过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干涉和取代校长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本人就如何理顺书记校长职责,提高学校治理效能分享我校具体做法。
把握政治标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
《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提出,“中小学校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党组织“把方向”,首先是要把好正确的办学方向,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
2024年春季学期末,蕲春县教育局要求,清水河校区秋季学期至少要再提供300个学位。当时清水河校区学位已经爆满,难以增加新的教室,师资存在较大缺口,后勤配套服务也难以跟上,这些实际困难,给学校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取得共识后,书记、校长一起协商初步解决方案,召开党政联合会议作决策、抓落实,通过教师集中办公,教师办公室改造为教室,满足增加学位的需要。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我校增加6个班320个学位,如期完成任务,满足了城区百姓的意愿,赢得了广泛赞誉。
加强机制建设,规范履行治校职责
书记校长规范履行职责,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品德修养以及正确权力观和政绩观,更取决于学校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
在制度建设方面,我校制定《中共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委员会议事规则》《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20多项制度,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校议事决策程序也进行规范。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决策事项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决策程序。比如,清水河校区拆除宿舍危房、新建教学楼项目。学校通过调研城区人口变化趋势,预计2025年秋季学期学生人数将再增加500人。为应对这一局面,校长办公会讨论后,提议拆除学校的宿舍楼危房,新建一栋六层的教学楼。负责项目的同志打报告提交党委会研究表决,一致同意该项目立项。校委会开始向教育局打报告立项,经教育局批准立项后实施。
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动工。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党政主职及分管干部的通力合作,项目很难如期立项和启动。
聚焦主责主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教育教学,是学校党政班子的主责主业。
为加快融合发展,统一质量输出,我校将四个校区校本教研一体化作为主要突破点。我和校长在清水河校区都承担一定教学任务,我带两个班历史课,校长带物理课。按照学科委员会统一安排,每个学科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线上集体备课,每一次的线上集体备课,我和校长一定准时参加。有了学校党政主职领导站台打气,学科组长主持活动有了底气,敢于放开手脚。正因为如此,我们教联体各学科的集体备课都能高质量开展,覆盖各个校区。
此外,我和校长坚持每个星期至少深入各校区听两节课,和学科组内的老师交流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看法。成立教联体一年多时间,我们一校四区共计有80多人在省、市、县级教研活动中获奖。高质量的教研有力支撑了四个校区教学质量的提升。
敢于动真碰硬,直面解决发展难题
在学校治理过程中遇到一些难题,敢不敢负责任,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解难题,是检验学校党组织领导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尺。
2024年春,我们向教育局争取了600万元教联体项目建设资金,按照财务管理要求,经费统筹使用。如何使用这笔资金,校区之间存在矛盾。
针对多校区争资立项的矛盾局面,我们召开党委扩大会议,通过协商达成共识:经费使用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基于公平原则,条件相对优越的核心校区不能和条件薄弱成员校“争蛋糕”,应优先考虑成员校的建设和改造资金。基于效率原则,应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分配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发挥最佳效益。形成共识后,党委会责成分管财务的校长迅速拿出实施方案,经党委会决议后,由校委会召开校区执行校长会议负责落实。
2024年秋季开学,蕲州校区学生宿舍建成投入使用,张体学中学纪念馆改造升级和校园路面刷黑顺利完成,茅山中学教学楼前广场整修一新,核心校清水河校区的实验楼在2025年立项建设。可以说,没有校党委的集体决策,没有党政班子成员的担当作为,这些难题单个校区不可能顺利解决。
强化辐射引领,创新党建工作格局
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党建工作在把准方向等方面重要作用。
人才梯队建设。科学设计党政干部成长路径,培养选拔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双强型”党员教师加入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
教科研提质工程。切实发挥党员教师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常态课奠基、研讨课引路、示范课带头“三课”活动。
双培养工程。坚持把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广泛开展老党员结对帮扶青年教师活动。在“双培养”机制下,一批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
特殊群体关爱工程。实行党委成员包保校区、支部成员包保年级和班、党员教师包保关爱重点学生活动,结对帮扶“学困生”等特殊群体学生,及时化解问题,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校党委积极支持学校文化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品牌建设工作。以文化育人为主线,推进一校四区打造特色文化育人品牌。清水河文学社入选“全国100个校园文学创作基地”,我校成为黄冈唯一一所湖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试点学校。
编辑: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