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进一步净化农村食品市场,切实解决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突出问题,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黄梅县市场监管局现将有关消费提示如下:
一、常见的假冒伪劣食品
1.假冒食品:使用不真实的厂名、厂址、商标、产品名称、产品标识或成分造假等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是正版产品,如假牛肉、假羊肉等。
2.“山寨”食品:仿冒知名品牌商标、包装或名称信息误导消费者,如“康帅傅”仿冒“康师傅”、“粤利粤”仿冒“奥利奥”。
3.伪劣食品:质量低劣或失去食用性能的食品,可能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以次充好、掺杂掺假或使用劣质原料。
4.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信息。
二、选购食品注意事项
(一)正规渠道有保障。消费者应到正规商店或超市购买食品。警惕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商家出售的食品。在购买食品时,应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小票、发票等凭证,适当保留产品包装和剩余产品。
(二)细认名称辨真伪。食品名称是辨识“山寨食品”的要素之一。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辨别食品名称,认准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
(三)标签要素要齐全。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预包装类的“山寨食品”有可能存在上述要素缺失、造假、混乱等情况。消费者应仔细辨识食品标签标识的上述内容,不购买、不食用包装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的食品。
(四)科学常识助辨别。消费者要警惕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明显不符的情况。如配料表中含有牛乳、奶粉等蛋白质原料,而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含量却为0g/100ml(或0g/100g)。
若发现或不慎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时,要做到:
1.留存信息:问题食品样本(保留包装、剩余食品);购买凭证(发票、收据、支付、记录);商家信息(名称、地址、购买、时间)。
2.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毛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