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议题是关于村里停车的问题,有什么好想法,大家都来说一说。”5月7日,白莲河示范区白莲河乡李家垸村召开村民议事会,村委会副主任李利祥抛出议题后,大家立刻展开讨论。
“现在家家都有车,随意乱停放现象严重。”
“我也觉得不能停在路边,不安全又添堵。”
“除了文化广场能少量停车外,我建议在三组和六组那块空闲地改建停车场。”
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提出各自的想法。最后,大家表决:一致同意将村里闲置的空地改建为两处停车场,解决停车问题。
“以前,村里有什么工作打算,多半是几个村干部和党员代表商量着定,村民们了解不多,参与度也低。”李利祥说,“现在,村里的大小事都会拿到议事会上议一议,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让村民从村庄建设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据了解,为加强村委会与村民的联系,让村民更加了解村里工作,同时也督促村委会更好地服务村民,今年初以来,李家垸村依托议事长廊,采取每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三“移动办公+村干部轮值”工作机制,在议事长廊开展“倾听村民心声、收集村民意见”活动。具体是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三上午,由一名村干部、一名村网格员和两名党员、三名小组长组成移动办公接待工作组,在议事长廊处接待前来反映问题的村民,大家共同商议解决问题。对村民反映集中的问题,移动办公工作组会第一时间联系处理,及时解决。
为了把这个室外议事平台维护好,李家垸村制定了《议事长廊制度》,规范了协商议事流程,通过收集意见、确认议题、组织协商、方案实施、结果反馈等环节,让更多热心村民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听你说、看我做、勤协商、共治理”的基层治理模式。
“二组的路面需要硬化”“三组的水塘防护网坏了需要更换”“七组的路灯要新增加几盏”……这些与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被村干部一一收集并定期向村民汇报整改进展,最终得到有效解决。
如今,这条不足60米的议事长廊正不断发挥着作用,村民通过议事长廊参与到村级事务中,团结一致投身美丽乡村建设。
“把办公桌搬到户外与村民面对面唠家常,最大程度贴近村民,提高了村民对村庄治理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李利祥表示,将继续依托此项工作机制,多渠道倾听村民意见,及时回应村民呼声,为辖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村民议事会不仅拓展了基层善治之路,还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李家垸村先后引进华隆石业、博艺石材等8家石材和尾矿加工企业,形成了集矿区石材开采、板材加工、尾矿加工为主导的石材产业链,带动李家垸村和周边1500余名村民就业,激活了住宿、餐饮、木材加工、汽修、物流、运输等配套服务产业,村集体年增收达350余万元。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