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规则与爱”

2025-05-14 10:50   黄冈日报  

作为班主任,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是一项既复杂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很多班主任都希望自己带的班级,有组织,班级队伍建设有序;有纪律,学生能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风好,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学习成绩优异;班风正,班级整体积极向上,同学之间团结友爱。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良好班级管理非常重要。

班级管理要重视整体——

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制度和规则是班级稳定运行的基石,班级管理需要制度和规则的指引。首先要培养一支得力的班级管理团队。以我所带班级为例:全班秉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原则,班干部队伍由3个班长和多个负责人组成,班长有组织班长、卫生班长和纪律班长,设置各个岗位负责人和值日干部。为了教孩子们做好工作,我会经常召开班级会议,并及时肯定孩子们的付出。

学期伊始,我会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利用班会课反复学习,做到人人心中有规矩。如卫生制度,原则:教室地面不允许出现垃圾纸屑。看见垃圾纸屑,必须要弯腰。做法:每天安排5位同学打扫班级卫生,2位卫生管理员,1名教室管理员,1名包干区管理员。执行方面具体安排看值日安排表。

在日常班级管理方面,我强调“静”和“净”2个方面,“静”体现在上课安静,午休安静,集队集会安静;“净”体现在仪容仪表干净,教室干净,语言干净。

安全工作是前提。这也是班主任工作需要高度关注的方面,以下是我个人的做法:强调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错误的言行;设置2名班级安全管理员;明确学生课间玩耍的区域;对于班级安全状况频发的学生要和家长多沟通,沟通时描述有图有细节;无论谁受伤,第一时间和家长联系,同时拍好照片,或调取好监控视频。

班级管理要注重个性——

爱心关怀,融入情感

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有意识地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教育手段和方法,要因时、因人、因地来开展个性化教育。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过程中要有温度、有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所有的教育难题就迎刃而解。爱是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最有力量的管理方法。因为爱,才会滋生责任心,在责任心的催使下,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因为爱,才会做到细心,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内在和外在的变化,会细心布置每一项工作;因为爱,才会有耐心教育学生,懂得欣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保持稳定的情绪,期待每一个孩子的花期。

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钥匙。班级管理重细节,布置任务时讲细节,了解学生看细节,表扬学生用细节,教育学生抓细节,和学生沟通时重细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是能把细节做好,教育智慧发挥得当。

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成长过程是缓慢且曲折的,因此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需要班主任在管理中耐心等待。班级管理的硬骨头,是一些调皮捣乱的学生。我的管理方法是:学会接受不完美小孩;在处理孩子的状况时,要冷静后再想办法;要多认同,再处理。因为每个人都喜欢和认同自己的人打交道,学生也不例外。学会等待,和学生处理好关系,最终学生会成长起来。

制定制度、用爱投入才能高效管理。但管理无定式,随着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和学生的变化,教师角色定位需转换,班主任更要顺应形势,既要保留原有的一些好的教育管理方法,也要灵活多变,从而形成独特的教育管理经验。

作者:黄梅县第一小学 刘婷

编辑:陈波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