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黄州中学(高中部)写好融合发展新答卷

2025-07-03 09:49   黄冈日报  

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魏雯玲 薛银祥 黎昕

在黄冈市教育版图上,一所承载百年文脉的学府——黄州中学(高中部)正焕发新生。2022年,黄州中学与黄冈市外国语学校响应政府规划,开启融合发展新征程,这所肇始于1904年的黄州府中学堂,以“传承·创新·卓越”为核心理念,在历史底蕴与现代教育的碰撞中,书写了一份亮眼的育人答卷。

走进黄州中学(高中部),既能感受到“尚德尚学、至真至精”校训沉淀的文化厚度,又能触摸到“和美、践墨、奋进、日新”校风孕育的创新脉搏。在这里,“厚德、博学、精业、爱生”的教风与“乐学、慎思、敏行、向上”的学风相映成辉,共同构筑起“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的育人生态。

三年融合发展,步履铿锵。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在融合中突破,为黄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成功范式,生动诠释了“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一育人真谛。

名师领航+特色赋能——

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师资是立教之本,兴校之源。那么,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呢?

“教师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黄州中学党委书记石胜军介绍,黄州中学(高中部)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优质师资队伍。现有正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62名。特级教师1名、黄冈名师5名、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51名、师德标兵2名、优秀班主任1名,国家和省级优秀学科教师11名,教科研学术带头人10名。

这支涵盖师德标兵、教科研带头人的精英队伍,以立德树人为使命,为了学生甘当人梯,为了事业甘当孺子牛,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研课磨课,顶风冒雨披星戴月亦是家常便饭,诠释着新时代师者的育人担当。

为培育教育“生力军”,学校推出“双轮驱动”培养计划:2024年“青蓝工程”结对仪式,5对师徒签订成长协议;青年教师教学“比武”,41位教师围绕新课标要求展开教学设计大比拼……环环相扣的培养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按下“加速键”。

分层教学与特色课程的深度融合,成为学生多元发展的“助推器”。

作为学校“金字招牌”的“朝阳班”,实行小班化教学和“六导师制”,每位科任教师既是学科引路人,又是生活指导者。通过“学习时间长一点,教学进度快一点,授课内容深一点,课堂效率高一点,考试题目难一点,作业训练多一点”等“六个一”教学原则,朝阳班高考特殊(一本)升学率连年攀升。

在多样特色发展领域,同样成绩斐然:美术特长生专业统考连续多年保持100%过线率,2025年高考付可雅同学专业和文化课成绩均超过中央美术学院录取线;日语班为语言特长学生开辟新赛道,李天乐同学成绩长期排名全市第一名;体育特长生苏晓荷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集美大学单招录取。

以名师匠心铸魂,以特色创新赋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学校依托优秀师资团队与创新育人模式,打造出美术、日语、体育等多元成才通道,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五育并举+健康心育——

为每一位学子健康成长赋能

德育为先,学校将德育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以主题团日、志愿服务、自主管理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在“强国一代”主题团日活动中,青年学子围绕新时代青年使命展开热烈思辨;社区志愿服务现场,学生们化身文明宣讲员、环保卫士,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责任感。

主题班会课成为德育落地的“关键课堂”。从理想信念教育到文明礼仪养成,从心理健康辅导到团队合作培养,形式多样的班会课如春风化雨,滋养学生心田。其中,高二(4)班的“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尤为感人——

课堂上,大屏幕突然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家长采访视频:一位母亲含泪回忆孩子生病时连续一周陪护的经历;一位父亲翻出孩子学走路时的照片……这些从未向孩子吐露的心声,瞬间击中学生们的心。课后,不少学生主动给父母写感谢信、分担家务。这场走心的班会,让感恩教育不再流于形式,而是化作温暖的行动,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军训暨生存磨砺训练、“迎中秋、庆国庆”诗歌朗诵大赛、班级文化展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外语配音大赛、数学讲题大赛、跑操比赛、运动会、师生体育挑战大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成为“五育并举”的生动实践场。

毕业季系列活动更是充满仪式感与温情:成人礼上,学生身着正装迈过成人门,许下青春誓言;毕业晚会上,自编自演的节目串联起三年回忆;端午节“顶粽子摸高”活动寓意“高中”,寄托美好祝福;高考出征仪式上,教师们点亮车灯组成“星光大道”,与学生击掌鼓劲,将校园变成温暖的逐梦港湾。

正如高三(3)班龙飞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学校多姿多彩的活动,为每一位学子健康成长赋能,早已成为我青春最珍贵的底色。”

作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学校构建“筛查—干预—预防”一体化心育体系。6名专职心理教师通过“心灵树洞”信箱、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贴心服务。定期开展的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剧展演、情绪管理工作坊等活动,帮助学生筑牢心理防线,在阳光下自信成长。

课改创新+自主管理——

让课堂真正成为智慧生长的沃土

“王熙凤的‘精明’为何最终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的结局?”在高三(15)班的一节语文课上,正高级教师彭意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抛出思辨性问题,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巧妙联结,课堂上迸发着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这样的课堂场景,正是学校“以学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该校师资实力与育人智慧的真实写照。

2024年6月24日,学校加入黄冈中学联校,开启协同发展新篇章。加入联校后,学校深度参与同课异构、优秀课例展示、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等教研活动。在生物学科“同听同评”活动中,教师们围绕核心素养培育展开激烈研讨;德育经验分享会上,班主任们交流班级管理妙招,多元思想交融碰撞。校际间的深度互动,不仅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更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激活课堂生命力,学校组织教师赴岳阳十六中取经,全面推行“激情高效课堂”改革。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等创新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高三(13)班孙浩老师布置探究任务后,学生们自主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验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并答疑。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课堂真正成为智慧生长的沃土。

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学校构建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国旗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队员们寒暑不辍,以标准化的动作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成每一次升旗任务,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学生会实现完全自主管理,成为学生成长的“实战课堂”。在筹备校园歌手大赛时,学生会干部从创意策划、宣传推广到舞台搭建、现场调度全程独立运作,每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学子的组织才能与团队协作精神。

精细管理+科学育人——

每一次成长都绽放独特光芒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精准护航成长的旅程。学校以‘精细管理+科学育人’为双轮驱动,构建起数据支撑、教研赋能、自主成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黄州中学副校长杨正威介绍道。

“如何突破临界生提分瓶颈?”“跨学科德育融合如何落地?”每周五的组长会议,各学科组长们结合学情大数据与课堂反馈,在思维碰撞中制定解决方案。

每周日的班主任例会,成为经验传承的“练兵场”。老班主任倾囊相授“后进生转化秘籍”,新教师提出班级文化建设新思路,“以老带新 新老互促”的模式,锻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班主任队伍。

月考分析会更是精准的教育“诊断仪”,通过大数据透视年级整体学情,学科组深挖教学薄弱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为每位学生定制“成长处方”。如,曾有班级在月考中暴露出数学函数模块短板,备课组迅速启动“分层训练+专题突破”策略,针对性设计阶梯式练习题,并开展一对一答疑辅导。经过一周期强化,助力该班级在下次考试中实现逆袭。

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校以“学生自主成长”为核心,将小组探究、课检反思、夕会总结纳入课程体系。在第二届夕会评比大赛上,学生们化身“小讲师”,分享学习方法、展示实践成果,自主管理能力显著提升。高三(16)班的“学习互助小组”更是通过“每日一题研讨”“错题共享本”等创新形式,带动全班成绩稳步提升。

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24年,学校两项市级课题《黄冈优秀地方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持续推进,市级重点课题《思政教育在各学科中的实践研究》以“优秀”等次结题,9大学科子课题全面开花。教师们在讲课、论文等领域斩获市级以上奖项20余人次。

“说高考”教研活动更是掀起深度研考热潮,推动教学与高考改革同频共振。

“当宣布我们班获得‘六好班团’时,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高一(1)班班长张俊岩回忆。学校定期举办的表彰大会,不仅是荣誉的加冕,更成为成长的加油站。获奖班级自发组建“学科帮扶小队”,开展“一对一”学习互助,学生们以榜样为目标,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

一名学生坦言:“在这里,每一份努力都被认真记录,每一次成长都绽放独特光芒。”

“立德树人,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石胜军表示,站在新起点,黄州中学(高中部)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深耕教育创新,为莘莘学子铺就通向未来的星光大道。

优秀班主任风采

汤瑜

中学高级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黄冈市优秀学科教师。曾获黄冈市高中生物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黄冈市课内比教学重点中学组一等奖,湖北省高中生物优质课竞赛一等奖,高中生物学联赛优秀辅导教师二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干部”。

张勇

中学高级教师,黄冈市骨干教师,湖北省高中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21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6年,多次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获高考教学教育特别贡献奖和高考目标考核突出贡献奖。在全市教学比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多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袁麒麟

担任班主任工作14年,多次在市级说课比赛、校级讲课比赛中荣获佳绩。作为班主任,他始终秉持“严中有爱 育人为本”的理念,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成绩稳步提升。他注重因材施教,通过谈心交流、家校联动等方式助力学生成长,深受家长和学生信赖。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爱生、追求卓越的教风。

程刚

多次荣获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曾在全市说课比赛一等奖,市精品课二等奖,多次讲优质示范课。在教学方面,他治学严谨,勤于钻研,严慈相济。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他勤恳认真,其独特的班级管理方式,使所带班级学生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邓凡

曾荣获黄冈市物理说课比赛一等奖、黄州中学班主任技能大赛一等奖、黄州中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多次获评校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多次承担校级示范课展示任务,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境浸润式”教学模式广受好评。善于构建家校共育桥梁,家长认可度高。

占锋

多次荣获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班会课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大比武一等奖”等荣誉。课堂上,他是激情四溢的知识传播者,总能营造出轻松活跃又富有深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课余时,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素养,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朝阳学子说

立德树人,多彩活动滋养学生快乐成长

回首三年时光,心中满是感激。母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更以“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的校训滋养着我们的成长。感谢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励志讲座和体育竞赛,让我们全面发展;感恩这片书香校园,承载了我们的青春与梦想。即将毕业,我们将带着州中精神踏上新征程,不负母校栽培,不负恩师期望。

——高三(9)班 吴正强

倾囊相授,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那些与老师们相伴的日夜,至今仍历历在目。老师们以匠心为笔、热忱为墨,将晦涩的知识编织成启迪思维的锦绣画卷。班主任就像我们成长路上的明灯,在我们迷茫困惑时,总能给予耐心疏导;科任老师们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倾囊相授,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知识与智慧的盛宴。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人生的引路人。

——高三(14)班 胡根

智慧碰撞,托举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州中校园的晨光里,我们见证着朝阳班老师的熠熠风华。老师们敬业如磐,以心血为墨,在三尺讲台绘就知识画卷。面对困惑,他们答疑解惑,润泽心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老师们勇立潮头,将课堂重塑为智慧激荡的创新舞台。小组研讨时,思维的火花在观点交锋中迸发;实践探索中,理论与现实的碰撞催生出创新的灵感。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模式,不仅让我们的思维在思辨中愈发敏捷,更在合作与实践中锤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16)班 殷子墨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7/4f30e41cc9573c4c0dafc678e462d8b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