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里是英山县医共体总医院妇幼保健院院区早孕关爱门诊,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清晨,英山县医共体总医院妇幼保健院院区的热线电话早早响起,电话那头是一位焦虑的准妈妈,咨询着孕早期注意事项。这座山区小城,正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着生命起点的新希望。而近日一则重磅喜讯传来:县妇幼保健托育中心项目成功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伴随县域人口结构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缺口日益凸显。面对群众“托育难”的迫切呼声,英山县卫健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反复向上级部门汇报项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最终赢得国家认可,这笔资金成功纳入国家支持“大盘子”,回应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期盼。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托位数超100个,将成为山区县托育服务的品质标杆。
年初以来,英山县卫健局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筑牢根基,提升能力,多项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事业前行,根在铸魂。英山县卫健局突出“讲政治”,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思想铸魂强根基。累计规范开展中心组学习与主题党日各7次,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基地与联系村开展沉浸式教育2次,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组织优化强堡垒。强化公立、民营医院党建督导,指导完成2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选举,推动2个新支部成立,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执行力。
清风正气固防线。召开整治违规吃喝动员会,层层压实责任链,强化“八小时之外”监督,以严管厚爱涵养清朗行业生态。
强基提质,建强医疗体系
英山县医共体总医院“五大中心”实现县乡村信息全域贯通,半年完成远程检验、影像等结果传输近5万例,检验结果互认超1.8万人次,“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新格局成效显著。
实施多层次人才培养,86人外出进修,30名骨干内部交流,56人参加全科转岗培训,推行“导师制”让43名骨干下沉乡镇带教,为145名新人配备成长引路人,县人民医院徐孟成的先进事迹在全县“人才故事大家讲”舞台绽放光芒。
同时,医共体内实施财务集中核算与会计派驻,3名核算专员入驻县医共体总院,统一管理11家乡镇卫生院账务,显著提升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急救体系布局持续优化,石头咀、杨柳湾分院加挂第二、三人民医院牌子,陶家河红军医院及新增急救站正式运行,县域内建成1个急救中心、8个急救站点,“15分钟城区、30分钟乡镇”生命救援圈初步形成,上半年120高效接线近万次,快速出车近2000次,平均响应时间仅5分钟。
惠民暖心,厚植健康福祉
中医药传承焕发新光,建成孙洪进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培养10名传承人,10余名专家每周下乡坐诊,大幅提升基层中医就诊率;升级4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新建15家村卫生室“中医阁”,让中医药服务在基层扎根更深,“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如火如荼,毕昇艾灸康养馆月均服务超300人次。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高标准GAP模式种植7.5万亩,辰美中药饮片产能提升项目完成园区搬迁,带动产值跃升超2亿元,截至5月底,中医药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41亿元,同比增长9.20%。
紧密型医联体用药目录扩至1371种,中心药房工作经验在全省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学术年会上推广,上半年高效配送药品300余次,智能审方63万余份,县人民医院自主研发的46种中药制剂在医共体成员单位推广,惠及众多慢性病患者,同时与中医药大学深化科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一老一小”服务提档升级,“中医+”新业态蓬勃兴起,紧抓2025年“文旅康养年”契机,多个康养中心多点开花,织就覆盖全域的康养服务网络,25家托育机构提供1000余个托位,托起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希望。
“323”攻坚行动筑牢健康防线,完成心脑血管疾病筛查9.6万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数百人次及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建成3家慢阻肺防治站,推进2家高级版卒中防治站、3家心律失常防治单元建设。优化调整村卫生室布局,24家达创建推荐标准、35家达基本标准;统一印制家庭医生手册15.9万份,整合标记9.8万户家庭信息;4名医生入选“韩红爱心·援鄂公益行动”培训项目。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7.9%,规范管理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率先在温泉镇分院设置门诊免费领药点;县医共体总医院(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院区设立早孕关爱门诊,在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的基础上,为1000余名儿童发放营养包近8000盒。上半年,卫健系统发稿400篇,“英山疾控”公众号及视频号推送健康知识205期,开展健康宣传宣讲11场,发放资料超6000份。
深夜,英山县妇幼保健托育中心筹建办公室里的灯依然亮着。项目组成员反复核算建设图纸数据,手边电话记录本上还留着未回复的托育咨询号码。中央预算内资金托起的不仅是建筑骨架,更是山区家庭对“幼有所育”的殷切期望。
从革命老区红军医院的焕新揭牌,到村头巷尾中医阁的艾草香;从免疫规划疫苗为儿童撑起的保护伞,到“心电一张网”联通偏远村落的生命信号——英山卫生健康事业正以坚韧根系向下生长,以温暖触角向上延伸。当新生命啼哭与老者微笑在此共鸣,一幅健康中国的英山画卷已在层峦叠翠间舒展。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 刘钊海 石豪)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