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让沟渠重现碧波!

2025-07-10 15:16  

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坚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以务实作风解决农村黑臭水体污染难题,加快实施生态修复项目,切实解决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

沟渠重现碧波

在浠水县兰溪镇,紧邻长江大堤的丰收港和青年港,水清岸绿,不时有村民来这里散步。

兰溪镇丰收港村村民 刘平

现在水清了,环境好了,大家晚饭后都爱来河边散步。村里还组织了保洁队,现在人人都是“护河员”。

谁能想到,就在去年这个时候,这里还是典型的沟渠型黑臭水体,由于长期缺乏流动,加上农田退水、养殖污染和底泥淤积,水体透明度极低。一到夏天,附近居民根本不敢开窗,谁路过都要绕道走。在群众的期盼中,丰收港和青年港被纳入浠水县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余小龙

2024年,我们将其纳入国家监管清单,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310万元,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为核心,打响了一场生态攻坚战。

重建水体生态

为了确保治理工程贴合村民需求,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联合设计单位多次走访农户,听取意见,优化方案。结合沟渠型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治理难度大的情况,工程重点通过清淤疏浚、生态浮岛建设等措施,彻底消除水体的黑臭现象。

项目技术负责人 詹冬

我们特别注重生态系统的重建。比如,生态浮岛和水生植物的搭配,不仅净化水质,还为鱼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地,形成了良性循环。

巩固治理成效

经过为期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施工,水体透明度从不足10厘米提升至1米以上,氨氮和总磷浓度下降超80%,黑臭现象消失了。今年夏季,丰收港和青年港重新生机勃勃。同时,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联合兰溪镇政府一方面推动当地鱼塘转型垂钓经济,既减少污染,又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另一方面,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管护体系,通过定期巡查、检测和公众监督,确保治理成果长效保持。

兰溪镇党委副书记 朱恩惠

我们建立了“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将河长制延伸到村级,通过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参与日常维护。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余小龙

丰收港和青年港的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继续推广这一模式,让更多黑臭水体重现碧波清流,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如今的丰收港和青年港,不仅是生态治理的样板工程,更成为我县践行“学查改”要求、解决民生实事的鲜活注脚。从“臭水沟”到“生态渠”,黄冈市生态环境局浠水县分局用务实行动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治水答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力。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7/502e2a29a81fc629b66dd1658c65aaa6.jpeg